世子妃种田去_第一章新婚和离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新婚和离书 (第3/5页)

府里的奴婢、下人一批批遣走,只留下孙叔一家和无父无母的阿良。

    当时哥哥不解地问母亲为何要这么做,对那幕,郁泱印象深刻,母亲没有哭,只是背脊挺得异常笔直。

    她口气凝重地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下定决心要造反了。”

    当时她还太小不懂,后来年纪渐长,她慢慢明白,倘若父亲选在皇帝登基那年发难,或许有机会取而代之,但几年治理,新帝励精图治,全国上下一番新景象,民生乐利、百姓安康,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造反?谁肯为别人想当皇帝的野心枉送性命?

    母亲说:“你们父亲不会成功的。只是他一旦造反,我们将会被推出去祭旗,周楀康有权利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性命,但他没有权利把我的孩子送上祭台。”

    就在那天,郁泱和哥哥深刻感觉他们不是什么郡王、郡主,他们只是茍且偷生的人质。

    为了活着,他们必须比任何人更认真。幸好请来的师傅们都是最优秀的,是外祖透过种种关系求聘而来,她和哥哥经常向母亲保证他们会好好活着,并且活得比任何人更好!

    两年前,哥哥诈死,父亲收到信,得了皇帝的应允却不肯返京参加儿子的丧礼,这让母亲与皇帝更清楚,父亲叛变的心有多坚定。

    丧事结束,哥哥和狄明、狄月两位叔叔易容改姓离开京城,并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来接母亲和meimei。

    郁泱目送哥哥在夜色中离去,当晚,是母亲第一次在她面前发病。

    清叔告诉她,母亲的病体沉痾,恐怕熬不了太久。

    母亲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念经拜佛的,郁泱亲耳听见她向佛祖求“时间”她需要时间等女儿长大,需要时间筹划,她求上苍让丈夫的造反再缓一缓、缓一缓…

    一个多月前消息传来,诚亲王正在整兵准备起事,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害怕这场战事真会打进京城。

    那天清晨,狄氏抚着郁泱的头说:“娘舍不得你才十四岁就出嫁,但娘等不及了。”

    郁泱想象所有的小女儿向母亲撒娇那样,在母亲身上钻来钻去,闹着说:我不嫁,我想一辈子陪在母亲身边。

    但郁泱无法说出口,即使那是她的真心话。

    因为狄氏已经开始用虎狼之药,因为她撑不了几个月,也因为她忧心忡忡地望住自己,所以她笑着回答“娘不相信郁泱吗?我会长命百岁、会活得精彩盎然,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我便枉为母亲的女儿了。”

    狄氏闻言也跟着笑了,脸上有着放心的松活。

    然后郁泱帮母亲穿戴起一品诰命服,宽宽松松的衣服套在娘亲身上,看得郁泱眼角发酸,但她没有哭,却是对着镜子里的母亲说:“娘真美丽,难怪爹爹会爱上娘,死心塌地。”曾经,死心塌地!

    狄氏握紧她的手,说道:“再浓的感情也敌不过环境变迁、岁月摧残,郁儿,如果顾誉丰非良人,有机会你便另外找个爱你的男人成亲,倘若没机会就想尽办法让自己过得顺利。”

    郁泱郑重应下,她十四岁,却必须刚强得像四十岁妇人。

    之后狄氏进宫与皇帝做了交易,回府后两天,圣旨下来,将她赐婚与顺王世子顾誉丰。

    顾誉丰,关于他的传言很多,有人说他丰神俊朗、有付好模样,却无心仕途、不求上进,有人说他心性良善、济弱扶倾,有着侠义心肠,见过他殴打恶徒者说他武功高强、出神入化,像仙人一样。

    整体听起来,郁泱自我安慰这个男人还不算太差,可以试着相处看看。

    出嫁前夕,母亲对她说:“出嫁从夫,你不再是诚亲王的女儿而是顺王的媳妇,日后你父亲起事再与你无关,这是娘唯一能想到保你性命的法子,之后该怎么做,能不能得世子之心,从此举案齐眉,或者有没有办法从顺王府全身而退,全要靠你自己。”

    郁泱回答“娘不必担心,您常夸郁儿青出于蓝,聪慧不下于您,旁的不敢说,这般的聪明才智或许无法称霸天下,但要让自己活得精彩非凡,不至于办不到。”

    狄氏笑了,搂住她说:“谢谢郁儿,愿意让娘安心。”

    短短一个月,郁泱从诚亲王府出嫁,嫁妆是皇帝给的,狄氏只在上花轿前塞给她一个纸袋。

    郁泱拭干长发,打开纸袋抽出里面的东西,里头有一张地契,那是个小庄子,外公给的、是娘的嫁妆,庄子四周有山围绕,听说风光秀丽处处美景,要不是被皇帝禁锢在城里,他们很想搬过去。

    纸袋里还有几张银票,加一加有将近千两。

    够了,这些足够让她在顺王府不愁吃穿、丰丰富富过上两年,只要没发生烧钱的意外事件。

    最后是一本青皮小册子,小册子上面写着两行字——“若顾誉丰是个能托付终身之人便将此册焚去,反之,展册读阅,必要时以此为筹码,谋得出府之约。”

    顾誉丰可以托付终身吗?郁泱微微摇头,她打开册子就着昏黄的灯光展阅,越读…越教人惊心动魄…

    郁泱起了个大早,问过几名仆妇才问清楚大厅在哪个方向。

    她并不想要闹场,她也清楚顾家没当自己是媳妇,在新妇奉茶的清晨里出现,这是在给自己也给那位“邹表妹”找尴尬,只不过她必须到场,必须趁着顾家所有长辈在的时候为自己想做的事见证。

    只是她找不到方向,连个丫头也不愿意为她领路,因此多花了点时间。

    但即便满府乱绕,前前后后走了将近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