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梁芊穗很喜欢回家的感觉,虽然从台北坐车回南部需要四个小时,但只要时间允许,她总会偶尔抽空回老家陪阿嬷过周末。 只是这一两年因为工作繁重,回家的时间由原本的一个月变半年,再由半年拉长为一年,很多事情都是透过阿嬷在答录机上留言她才知道。 直到上次回家她才发现,年近七十的阿嬷和罗阿公因为两人都丧偶多年,竟谈起了一场黄昏之恋。 而刚刚她快到车站时,阿嬷才向罗阿公借手机打给她,说是两人刚参加老人会举办的两日游回来,没办法到车站接她回家。 其实车站到家不过十分钟的路程,也不用阿嬷来接,虽然乡下夜晚的路灯略显幽暗,但她倒没什么害怕的感觉。 或许真是一个人孤独惯了,在充满虫唧的宁静黑夜中,反而让她有种适然的安心感。 才刚这么想,她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奇怪的脚步声,回头打量了好一会,她才瞧见一名四十几岁的妇人跟在她身后。 会说是奇怪的脚步声,是因为妇人吃力地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沉重的脚步加上塑胶袋的声音交织而成。 熬人见到梁芊穗微侧过首看着她,便扬着笑,有礼地朝她微微颔首。 梁芊穗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实在无法认得太多村里的人,于是习惯性地,她也以微笑代替言语。 此时,塑胶袋因承受不住太重的重量,几颗苹果穿过破了—角的塑胶袋顺势一颗颗滑落下地。 “哎呀!我的苹果…” 熬人还来不及放下东西,梁芊穗已经弯下腰一一将苹果拣起来递还给她。 熬人感激的说:“谢谢,小姐…不是本地人吧?” 藉着昏暗的路灯,妇人看清楚她的脸庞…女孩有双美丽的眼睛,黠黑澈亮就像是名贵的宝石般透澈,不带一丝杂质;弯弯的秀眉、小巧的鼻头与透着浅浅瑰色的唇,清雅地构成了一张教人赏心悦目的面容。 “不算是吧!”梁芊穗扬起浅笑,对眼前亲切和蔼的妇人说:“虽然我小时候在这里住饼一段时间,但长大后就考到台北的学校念书,后来就自然而然留在台北工作了,所以…只能算是半个『绿意村』村民。” 梁芊穗接过那一袋重新装好的苹果,替她分担手上的负担。 她贴心的举动让妇人卸下了心防。“这样啊!我儿子也是在台北,唉,一到台北就像生了根似的,老是抽不出空回家。”妇人叹了口气,脸上有着nongnong的无奈。 在妇人脸上,梁芊穗看到了熟悉的表情…这也是阿嬷想她时流露出的神情。 她下意识地安慰着妇人。“都是这样的,我之前在念书时几乎是每个礼拜都回来,现在想回来反而抽不出时间,我想阿姨的儿子一定也是这样的。” 熬人悄悄打量着女孩,心中漾满了惋惜。“女孩子就是不一样,贴心多了,哪像我家那个不孝子,都几岁了还光棍一个,连结婚的打算都没有,压根没考虑到长辈的心情。” 熬人坦率的回答让梁芊穗不禁轻笑出声。“天底下每个父母担心的事,好像都一样哦!”是因为乡下的宁静驱散了她近来心头的郁闷吗?梁罕穗的步伐变得轻快,心情好了许多。 “唉,你mama也催你结婚啊!”妇人有些讶异地看着她。“你看起来还很年轻啊!”梁芊穗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此时一辆车子在她们身边停了下来,摇下车窗。 “老公!”妇人喊出声,语气里有说不出的惊讶。 一个有些年纪却不减儒雅斯文的男人探出车窗,皱着眉说:“摩托车抛锚了也不打个电话回家?还以为你买水果买到不见了!” “这么大个人哪会不见!”妇人笑道,温婉的脸庞上有着平实的幸福。 梁芊穗杵在一旁,被两人流露出的真情感动了,如果爹地、妈咪还在的话,应该也是这么恩爱吧! 无预警地,一股酸突然涌上胸口。 “对了!送这个好心的小姐一程吧!她帮我拣苹果,还替我提这些水果走了一段路了呢!” “你啊!就会惹麻烦。”白了妻子一眼,男人有礼地向梁芊穗说:“小姐真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对上他的视线,梁芊穗的心跳猛然漏了一拍,这男人的五官、神韵好眼熟,仿佛在哪见过… “小姐?”男人对于女孩的面容也有着相同的熟悉感。 “哦!不客气。”梁芊穗猛然回过神,朝两人摆摆手笑说:“不用麻烦了,我家就在前面,你们要小心开车哦!”“是这样呀!”妇人略显失望地叹了口气,随即又开口:“你叫什么名字啊?有空可以到我家坐坐。” “我叫梁芊穗,这是我的名片。”她掏出自己的名片夹,想抽出名片才发现,上一回被她偷偷塞入名片夹的相片竟忘了拿出来。 梁芊穗略显尴尬,连忙阖上名片夹。“请多多指教。” 递上名片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她继续往家里方向走去。 而两夫妇却因为方才瞥到的那张相片震惊不已… 女孩塞在名片夹里的相片,不正是他们家的不孝子吗? *******-- 梁芊穗转入熟悉的小径,望着屋子前的小花园,忍不住逸出了笑容。全本小说 我回来了,可爱的家! 阿嬷的屋子是以前四合院改建的,当初请师傅重建时,阿嬷把所有的起居室都设计在一楼,二楼有两间房间是留给她当书房及卧室用。 因为阿嬷喜欢捻花惹草,屋前总种植一堆不知名的美丽植物,随着四季递嬗,开出美丽的花朵。 她永远记得,屋前灿烂的花妍,让她渐渐忘却失去双亲的痛苦。在逐渐习惯乡下的生活后,她也逐渐学会把思念压在最心底。 后来,她存下自己的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