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他一脸歉然,一脸心疼。 “谢谢你这么有心,不过这钱我是不会收的。” “那怎么行?”他急了。“我代国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她的不懂事吧,这钱,你无论如何都请收下。” “我说过不收的话,请你不要为难我。” “你为什么这么坚持呢?”他对那张平静面孔下所藏的自尊心感到不忍。“钱的数目虽不大,但是对你来说还是很有用的,何况,这是你应得的报酬。如果你不收下,我会更觉得愧对你。” 她定定注视了他一会儿,在心中对他说抱歉。 “这是原则问题,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了好不好?”她刻意说得不耐烦。 “你…”他辞穷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出了变通的方法:“你还是收下吧,就你知、我知,好不好?我不让国琳知道这件事就是了。” 马上,她生气了,但没表现在脸上。 冯国森这么说完全是出于善意,她不是气他,而是,气自己事先没预料到这一路过来要忍受的闲气竟是这么多。 见她不语,他以为她动摇了,于是拉过她一只手,把信封塞在她掌心内。 她还是没收下。他的手一松开,信封便掉下地。 “净非…” “对不起!” 她转身跑进公寓大门。他犹豫片刻,没追上前去,拾起信封,颓然离开原处。 “阿姨,你看婆婆最近气色是不是好多了?” “是呀,最近常常出来晒太阳,是好多了。” 唐净非又领着两人到附近的不公园里来散步。早晨十点钟,树荫下三人闲坐休憩。 “婆婆,我替你捶捶背吧!”盯着婆婆好半晌,唐净非忽然说了一句。然后就站到轮椅后头,轻轻地开始替老人捶肩按摩。 老人早已失去记忆,大多数时候是恍惚不语的,偶尔开口说话也没有人听得懂她在说些什么。 她的身体衰弱,老毛病很多,住到唐净非的住处一段时日之后,状况较以往好了不少。 “唐小姐,我来捶就好了,不好意思再让你做这些事。” 看护说的话没能阻止她。 “就让我替婆婆捶背吧。小时候,我常替我婆婆捶背…”她的目光停在远处:“就像现在这样…” 熬人不再阻止。她知道唐净非又想念起自己的外婆了。她一直无法了解的是,唐净非对她们婆媳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熬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丈夫,没留下孩子,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婆婆。对丈夫的爱使她勇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她愿意代丈夫照顾婆婆一辈子,并矢志不嫁。她不知唐净非是怎么找上她们的,但她可以不必再打零工,不必四处奔波,不必担心破屋内老人的安危,可以专心地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可以领到比打零工更稳定、更丰厚的薪资。 罢搬来同住时,她一心将信将疑,对唐净非还存着恐惧感。可是渐渐地,她放心了,这个付她工资,提供她们婆媳一份安逸生活的女孩是好人。每天在外头教课赚的也是高尚的钱,不管多晚,睡觉前一定会弹钢琴,弹的每一首曲子都好好听。 这女孩跟外婆的感情一定很好。也许她的婆婆长得很像女孩的外婆吧? “唐小姐,我接过几次讲英文的电话,他是外国人吧?” 唐净非近来待在家里的时间较多,妇人已敢问她一些事。 她笑一声。“不是英语,是法语。” “喔…反正我一听就知道是找你的,你在我就赶紧叫你听;你不在我就跟他说‘拜拜’,然后赶紧挂断。” 她又噗哧一笑。无妨,她告诉过爸爸,佣人不懂法语。 “阿姨,我们回去吧,中午你煎蚵仔煎好不好?” “好。”妇人刚发现她很喜欢吃蚵仔煎。“晚餐你想吃什么?” “下午我要出去,不在家里吃晚饭。” “喔。” 汪洋一上午都待在纺织厂里,和冯智光商量了部分机器设备需要汰旧换新的问题,共进午餐后回到总公司办公室时已是下午两点。 忙着忙着,一转眼已接近下班时间。 他终于想起自己该休息了,但坐在椅上往窗外望,毫无歇止意味的细雨却教他厌倦心烦。 他不想马上回家,家里没有他渴望见到、谈话投机的人。大学时代的同学朋友几乎都久未联系,泛泛之交他不想找;又因为刚回国不久,新交也没几个。一种寂寞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异国求学时的孤独感竟延续至今,他只觉心头的烦躁更甚于前。 打电话告知家里他不回家吃晚饭,六点整,他驱车上路,想做一次没有目的的漫游。 漫游尚未开始,车子一出停车场他就发现红砖道上有一个跟他一样孤独的身影。 蹁踽独行者正是唐净非,微低着头,她的步伐看起来也是没有目的的。 他屏息了好一会儿,缓缓将车开至路边,终于靠近了踩着湿路、步态轻盈的她。 “唐净非!” 她就要转弯了,于是他猛地打开车门,一跨下车便朝她的背影大喊。 她一惊,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跑了两步,他站定在她面前。 两人之间有一段沉默,沉默的相互凝视。 最后,她将目光移至他停在不远处的车,笑了。 “你实在没必要路边停车,下来跟我打招呼。”她又抬了下头。“天气也不好,下了一天的雨。” “你没带伞?” “有,在背包里。雨不够大,不撑。” “还好。撑了伞,我可能就不会发现你了。” 她笑得若有所思。 “你本来打算去哪里?”她不语,他只好再找话说。 “刚下课,正想去搭车。”她倒退了一步才转身向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