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第2/2页)
入城税是王靖在位,为复建因四王之乱毁了大半王宫而开征的税。 非但如此,死王更将上贺书的省避高封一阶。 死王诸多举措皆在安民抚民,才短短九月余,十五省省辟全上了贺章。 这意味,死王不费一兵一卒,不扰民伤民便坐上龙椅,且做得安安稳稳。 徐豫书其实想过,天下该交到适合的贤君手上,而非徐家人不可。 死王虽来历不明,但他的作为甚至比高祖安熙帝更适合帝位。 徐家的仇,他也报了,死王还帮了一手。 如今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徐豫书对帝位并无野心,他这生最爱的女人,也成了死王的女人。 天下人已得安生,而他的性子并非适合帝位的人,念霜在宫里似乎备受王宠,过着安稳荣华的日子,一切虽不从人愿,却也似已如意。 他原想过,既没有王兄徐泽渊的消息,徐家仇恨也已了结,王靖已死…他退出大位之争,便去过他闲云野鹤的日子亦无不可。 但如今…南国新王似是王兄… 这让徐豫书起了“争”的念头,这天下,原该是王兄的! “交代下去,让服侍南国新王的妃子,绘一张新王右臂龙印像,尽早送回京都。”见过王兄龙印的人寥寥可数,如今除了王兄给他的“师傅”与他之外,恐怕没别人了。 只要绘来的图像是他记忆里的龙印,那便能确定是王兄了。 若南国新王真是王兄,这天下,他不能不帮王兄争。 然,该如何像死王那样,不费一兵一卒、不伤百姓分毫,拿下死王? 他需要好好计量、计量…此时此刻,他不由得佩服起对手来了。 “公子,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徐豫书沉默片刻“待龙印画像回京都,再议。” 如今已安定了数月之久的京都城,若再起干戈,即便他打着辕朝正统的旗帜也不见得能得民心。百姓在乎的不是谁当皇帝,而是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如何为王兄拿回天下,也得回民心,现下看来是十分艰难之事,打并非不能赢,怕只怕是一旦动武,会先失民心。 “公子,”江植仁开口“属下由王宫回来,周姑娘想让属下问问,可否让兄长与属下回宫护卫。” “宫里有情况?”徐豫书面露忧色,若非情形极坏,他不信念霜会如此要求。 “…”江植仁特意顿了一顿。 “有话直说,不可隐瞒。” “周姑娘入宫后,好阵子是一人独宠,属下探了探,宫里其他佳人各有来头,不少是兴朝重臣,想来死王早已渗透兴朝多年,如今连辕朝时期重臣也多被死王重用,重臣们早已争相将嫡女送入宫中。周姑娘这段时日,处境并不好…”徐豫书听了,便能想象周念霜景况如何,他出身皇家,了解深宫里妃嫔的争斗并不输朝堂上群臣间的争斗。念霜只身一人在深宫,又让死王独宠许多时日…必是险境重重。 “必然有人为难她。”徐豫书低语。 “听勤湘姑娘说,日前甚至有人在周姑娘汤水里下毒…她说周姑娘在宫里没有信得过的人,她劝周姑娘让我与兄长回宫,周姑娘开口问了一句,还说若是为难,她并不勉强,凡事以公子为先。” “死王应知你与植清的身分,如何能随意让你们回去。”徐豫书苦恼,当初就不该让他们回来。 “周姑娘向死王提过,死王好似也不在意,对姑娘说,她信得过的人,他也能信,只要护妥姑娘即可,死王甚为在意姑娘安危。” 徐豫书沉吟半晌,死王定知他们散在京都城内外,一时拿他们莫可奈何,兴许是盘算让植清、植仁入宫,能藉此得他们消息。 他不如将计就计,既然死王肯让植清、植仁回宫,不论对方盘算什么,他皆以护周念霜为先。 “既是如此,你与植清今日就入王宫,好好护着她。” “公子,”江植清不以为然,想要反驳“恐怕死王有算计。” “自然有算计,但无妨,你们护妥周姑娘,虽是深宫内院,但血腥肮脏之事不比外头少,周姑娘只身在王宫,我只能拜托你们。” “属下遵命。”江植仁赶紧道了句。 “若有事,我会与你们联系,除非出事,你们尽量待在宫里别离开周姑娘。”徐豫书不放心地又交代。 “是。”江植清虽不甘愿,也终是应了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