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巧合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4/4页)

危急战况,说著说著,当然不忘提到盟友:“阿姨真的好厉害喔!那个波ss的散弹她都打掉,然后我不停丢芭乐…”

    “原来你们在玩水果大战?”

    “不是啦!”Stephen哈哈大笑。“『芭乐』就是手榴弹啦!”想当然尔,这两个词汇都是苏曼竹所教。

    徐谦笑望苏曼竹。“看来你很有一手。”

    她在他对面坐下,耸耸肩,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称谟。

    “你常来这里?”看她热门熟路的。

    “卡稿时会来。”意即常来。

    “什么是『卡稿』?”Stephen好奇发问。

    “卡稿是件比被芭乐炸爆还痛苦可怜的事。”

    “那为什么会卡稿?”小孩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她叹了口气,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等你长大点再告诉你。”

    徐谦忍俊不禁。跟她说话时你来我往是种乐趣,听她跟别人说话则是另一种乐趣。是否正因如此,所以跟她在一起时,自己的心情经常是愉快的?

    初次见面,他对她纯粹只有好奇…好奇于她的莫名敌意;然而随著接连的巧遇,那份好奇渐渐转为兴趣。

    每一次碰面,他就对她多了解一些。

    这女人会替朋友收拾烂摊子,接收一条生命的重任;会跟长辈闲聊解闷,并主动买东西孝敬她们。她的嘴巴很坏,脾气很差,起床气更是不得了,但也有可爱的时候。今天刚得知的则是她的饭前祷告很另类,她很会吃,而且很会打电玩。

    往后还会再有什么新发现?不知为何,他竟为此兴起一丝期待。

    “不说就算了。”Stephen不大高兴,小孩都不爱听那种标准的敷衍话。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被其它事物吸引。“舅舅、舅舅!我们去那里照相好不好?”

    徐谦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去,见到一台拍照机器。

    “你去就好了。”他早过了拍大头贴的年纪。

    “不要啦,大家一起才好玩啊!”Stephen霸道地抓起他的手,执意拖他一道。

    拗不过他,徐谦只好跟他一起走入那台如梦似幻的粉红色机器。

    “Waitaminite,我去找阿姨来。”

    徐谦挑眉,不认为她会来。岂料五分钟后,门帘被掀开,二人走入,他微讶,顿时佩服起外甥的神通广大。

    Stephen调整好选项,笑咪咪地挤在两人之间。“笑一个!”

    徐谦瞄向苏曼竹,果然没见她有笑容。他凑近她些许,将声音压得极低,在她耳边说:“我猜你一定在想:为什么我要干这种蠢事?”

    她侧头看他,微微一笑。“我很惊讶,你居然变聪明了。”

    他笑道:“我一直不笨,是你没发现而已。”

    “你要是不笨,又怎会再三高估自己?”

    “只怕是有人低估了我。”

    “啊!你们两个干嘛一直讲悄悄话啦!”有人终于发飙了。“都over了…你们根本没有专心嘛!”

    机器发出一阵声响,成品终于出来了。

    Stephen拿起照片贴纸仔细端详。“舅舅、阿姨…你们两个为什么要一直眉目传情啊?”

    苏曼竹为他的话瞬间瞪大眼。

    徐谦也大为错愕,皱眉道:“你从哪学来这句?”

    “mama看电影的时候常常说到啊。”Stephen困惑地抬头问他们:“这样用不对吗?”

    “废话!”

    “不对。”

    同时开口的二人转头对望一眼,第一次极有默契地决定不再谈此话题,毕竟对一个小孩…而且是个中文不好的小孩,实在多说无益。

    此时,徐谦的手机铃响,他接通后,说了几句便结束对话。“家里催人,我们得回去了。”

    Stephen失望地扁嘴。“我不饿…我想再玩一下嘛。”

    “你不饿?外婆可是做了你最喜欢的粉蒸rou。”

    “啊?真的吗?那我饿、我饿!”小孩果然容易改变心意。

    徐谦微笑,转向苏曼竹。“顺便送你回去?”

    “不敢劳驾。”她有些无聊地用拇指轻轻一弹掌上的代币,代币高高跳起,在即将落回她掌心之际,忽然有只手从旁伸来,奇准地将其劫走。

    吧什么?她诧异地看他。“我实在很担心你的常识不够,所以得提醒你一下,这代币在外头是不能花用的。”

    “我知道。”他笑着将代币收入口袋中。“所以才说你低估了我。”

    “但愿如此。”她翻白眼。“那么这位自认被低估的先生,可不可以稍微解释此举的意义?”

    “请待下回分晓。”

    好家伙,居然盗用她的台词。她扬眉,目送那一大一小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时间,她用剩下的代币又打了几场游戏,才心满意足地决定撤退。

    一走出建筑物,夜风拂面,她闭上眼,感受那微微刺肤的凉。

    抬头望着黑蒙蒙的夜空,她不觉忆起方才那男人怪异的举动。

    他到底有什么企图?下次见面,她一定要好好问个清楚。思考的同时,她并未发觉,自己已将“下次见面”这件事视为完全的理所当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