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4/4页)
的努力,才有可能出类拔萃,否则永远只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半调子。 征得父亲同意,杨家贤搬来与蒋立信同住,以方便他从蒋立信那里学习更多的文学技巧。朝夕相处下来,杨家贤和蒋立信的感情,介于亦师亦徒、亦父亦子间。 杨家贤十分敬重蒋立信。而年过半百的蒋立信,终生未娶,无妻无子,再加上患有心脏病,也的确需要人照顾。 杨家贤虽然没有了脚,但他仍有一双健全有力的手,他侍奉着蒋立信。蒋立信并不富有,虽然在文坛薄有微名,可是却两袖清风。文人的傲骨向来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金钱而写作。蒋立信就是这种人,所以虽有名气却无实质利益。 有时蒋立信也会懊恼杨家贤不是那种天赋异秉的奇葩。杨家贤无法学得蒋立信的真传。这时蒋立信就会叹气,如果他有一个亲生儿子就好了。 这些话听在杨家贤耳里,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他几度也想放弃写作,他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型的创作者。随着蒋立信说的次数越多,杨家贤也就备感绝望。 “金陀螺”奖比赛开始了,杨家贤也参加了,虽说他不算是新人,但他至今仍无代表作。为了避嫌,他把手稿送去打字,好不让担任评审的蒋立信认出他的笔迹。他由衷的希望能够被肯定,但是他落选了。 杨家贤失望不已,可是他不气馁,他会再努力的。 但蒋立信的突然暴毙,却让如今已成他的徒弟兼义子的杨家贤伤心不已。都怪他那天晚上不在蒋立信家而回父亲家去,因为他寄给评审委员会的小说,个人资料所填的地址和电话是父亲家的。而评审委员会,会在颁奖前夕用电话通知得奖人。杨家贤等了一整天都没有等到,在确定落选后,他回到蒋立信家时,已是深夜了。 屋子内的电话直响不停,杨家贤转着轮椅向前去接。这时他突然发现蒋立信竟倒在地上。他爬下轮椅,紧张地摸了摸蒋立信的鼻息,竟已断气。而这时的电话铃声也停了。蒋立信死了,心脏病突然发作,杨家贤晚回了一步,但悔之已晚。他和蒋立信,已经天人永隔了。 杨家贤没有想到再看到罗小曼,竟会是在这丧礼上。罗小曼的眼里没有他,杨家贤注意到,罗小曼看的是“金陀螺”奖得主…宋明清。连杨家贤推转着轮椅,经过罗小曼身边时,她竟连看也没看他一眼。 “清儿!你过来。”杜百合唤宋明清。 “你认识那女孩?”杜百合有着疑问。 宋明清简单做了个说明,三言两语就结束了。 这里空旷风大,话声传得远,罗小曼一字一句都听到了。 “原来我罗小曼在你宋明清的眼里,就这么不值,三言两语就打发了。”罗小曼愤恨地向宋明清吼去。 站在一旁的宋子杰,一直没有走近。他留意着杜百合,可是杜百合的心思似乎全摆在这个和她年轻时一模一样的女孩身上。太像了!难道,难道…这可能吗? 如果此时杜百合没有毁容,没有遮在纱下,那罗小曼看见杜百合时,也会大吃一惊吧?而宋明清也不例外,因为从他有记忆来,所看到的母亲就是已遭毁容的。 母亲的真面目他也无从得知,他不知道没有毁容时的母亲就是长得像罗小曼那样。宋明清想带母亲走了,他来参加了一个莫名的丧礼,又被罗小曼给追了来,他简直感到有点烦了。 可是杜百合却不想走,她想问个明白。如果她的女儿在海难中没有死,也该是这般年纪了。应该也会这么美吧!她记得很清楚,刚生下女儿时,宋子强高兴得不亦乐乎。直喊着女儿“小美人”对她是又亲又吻的。杜百合记得很清楚。 杜百合这时才看见了宋子杰,他又回来了,他是如何得知他们母子来参加丧礼,他还对她的事如此详细热衷吗?她不要。杜百合老了,所有的恩怨纠葛都该告一段落了。 原本,杜百合是非常想要报复蒋立信的。 经过多方的查访,她找到了当年学院的老教授,但他已老得不能再老了。 杜百合取得了老教授的谈话录音,她原本想公诸于世,让世人知道一向自视甚高的蒋立信,他的第一个文学奖是靠女人的裙带关系得来的。 可是她没有这么做,不是因为她饶恕了蒋立信,而是为了宋明清。她深爱宋明清这个孩子,所以她狠不下心来。最后,她只把“事实”告诉蒋立信一人而已。 杜百合没有料到,蒋立信会如此受不了“打击”还有更多的“事实”是他所不知道,如今他也无从得知。 经过了这么多年,报复的心早已渐渐淡去。 宋明清有了杰出的成就,颜可秀在天之灵也可以欣慰了。而她也向蒋立信道了谢,他肯定了宋明清,也等于是肯定了杜百合对宋明清的栽培是成功的。 罗小曼看着人群逐渐散去,她怕宋子杰又来纠缠她。她决定先放过宋明清这一回,因为她此刻已自身难保。她转头就跑!罗小曼往山坡下跑去,她的长发在风中颤颤飞扬。 “拦住她,清儿。我还有话要问她!” 宋明清实在不想追上去,但他碍于母命,只好听从。 疾步奔跑的罗小曼,真怕那个变态魔追上来。她听到后面追赶的脚步声,不觉又慌又怕,以为宋子杰真追来了。她没想到会是宋明清。 跑得太急的罗小曼,突然一个重心不稳绊倒,从山坡上滚了下去。而一旁推着轮椅的杨家贤,听到了从山坡上滚下来的震音,他回过头去,天啊!是罗小曼。 杨家贤赶紧爬下轮椅,想用他的身子去挡住罗小曼,他飞快地爬着,爬到罗小曼翻滚直线下落处,罗小曼正向他滚撞而来。 “啊…”小曼的尖叫声,划过了宁静的公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