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8页)
” “你教我。” “没问题,我们到二楼去挑绒线。” 可是那洋女一拐一拐的脚步像烙印似刻在她脑海中。 所以李蓉要结婚,漫长艰辛的生活道路,有个伴侣依傍,到底胜过孤苦一人。 李蓉完全正确。 与她分手,石子到大学去注册新学年。 碰到同学,互相招呼,她的心情又渐渐转佳。 最后一年,学生已在绸缪出路,石子拿着一杯咖啡,听同学们发表意见。 无论在什么地方,她都是最静的一个。 “我是决定一毕业就到东南亚发展,我jiejie毕业已有两年,一直在洛逊街当售货员,卖完首饰卖皮鞋,成何体统嘛。” “你家在香港,当然可以回去,羡煞旁人。” “我得住祖父家。” “替我们也想想办法。” “先得学几句广东话。” “不是说学好普通话才要紧吗?” “为什么叫蒲东话?” “不,普通话,普通:一般、平凡。” “是另外一种方言吗?” 石子却不想回去,人各有志。 “光是去旅行也是好的,东方风光一向为我所喜。” “唉,最后一年了,终于挨到毕业,像做梦一样。” “不算是噩梦。” “那自然,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几年。” 可是石子太过逼切想毕业,急于要达到她的目的,她根本来不及享受学生生活。 为着担心下学期学费,头发已经白了。 同学们话题又回到钱眼里去:“听说香港的薪水高至百万一年亦很普通,这是真的吗?” “那岂非接近二十万加币。” “好买一层公寓了。” “哗,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都值得,做两三年即可退休。” 石子忽然笑出声来。 一百年前,中国沿海各省的壮丁听到金山的薪酬也必定如此向往吧,故此纷纷落船下海到西方世界来筑铁路掘金矿。 一百年后,风水轮流转,真正猜不到。 听到讪笑声,同学们齐齐看牢石子“石子有何高见?” 石子马上噤声。 同学们对这相貌秀丽、读书用功的同学极有好感,可惜一直以来,她有点拒人千里以外,从不与他们主动交往。 今日忽然笑了,笑什么? “对,石子,笑什么?” 石子叹口气,不得不答:“我听说香港一间小小鲍寓月租也得五六千加币。” 众人缄默。 “全世界都越来越贵。” “家父说早二十多三十年至贵至好的桑那诗区洋房才三万元一间。” 大家都笑了,年轻的生命并无阴霾,所有困难凭意志力均可克服,毫无疑问。 饭堂窗前一列玫瑰丛仍然吐露着芬芳,不知道谁开口说:“夏日最后的玫瑰。” 有人接上去:“我们最后一个暑假。” 然后散了会。 “来,石子,载你一程。” “不,我乘公路车即可。” “上车来好不好,别再客气了。” 石子也觉得自己太过见外,上了同学的车子,直达市中心。 读完这一年,大功告成,以后要在江湖相见。 石子觉得应该置几罐啤酒招呼客人,不不,不一定是为了欧阳乃忠,她随即又向自己承认,好好好,确是为了欧阳。 酒铺外总有印第安人留恋,伸出手“小姐,赏杯咖啡”石子想说:可是,你并不想喝咖啡,她当然不敢那么幽默,并且也不敢当众打开银包,低头疾走。 捧着酒,匆匆忙忙返回公寓。 中国人将天地万物分作阴阳两面真是大智慧,这个风光明媚的花园城市,当然有它阴暗一面。 石子有时会觉得孤寂袭人,对前途一点把握也无,心底有最黑暗恐惧,所以她不介意忙碌工作,赶赶赶,挥着汗,不理其他。 她抓起手袋出门去。 罢掩上门,电话铃响了,她又开门进去,拿起听筒,对方却是搭错线,石子十分失望。 这时忽然有人推开大门,原来匆忙间石子竟粗心得忘记关门,吓得一颗心几乎自胸中跃出。 幸亏门外只是对户那位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小姐。 “在家吗,借点糖。” “请进来。” 那女孩看见石子神色有异“你不舒服?” “不,没事,请坐。” “没上班吗?” “我当夜更。” 石子到厨房取糖给她,见那女孩率直,便说:“你不是香港人吧?” “不,我是新加坡籍。” “星洲是好地方呀,为何离乡别井?” 芳邻一怔“咦,我趁年轻,到处体验生活,去年在伦敦住了半年。” 石子颔首,是,有家可归在外国住叫体验生活,无家可归便叫流落异乡。 “我叫陈晓新,你来自中国?” “看得出来?”石子反问。 “皮肤白皙得像高加索人,当然来自上海或苏州。” “已经晒黑许多。”石子笑。 “对,今晚有派对,你可要来?” 石子说:“我要开工。” “不好意思,我忘了。” 石子答:“没问题。” 邻居走了,石子坐下来,心静得多,对欧阳乃忠是太紧张了,她必须放松。 也许对方也在做心理交战,可需每天见面,抑或电话问候?石子微微笑。 回到福临门,见老板伙计都坐在一起像在开会。 “石子来了,别漏了她一份。” “又有什么大事?” “区姑娘要退休结婚去,福临门得易主了。” 世事永远不会太太平平的过,总有蹊跷,必有波折,偏偏石子,不,人人都最怕无常,石子不由得托住腮发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区姑娘清清喉咙“家庭是女人一生最重要…” “得了,”有人打断她“你是决定上岸晒太阳去了,不必多讲!” 石子这时帮着老板娘“自由世界,自由选择,她爱关门即可关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