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我又不能随便撒手就跑。 “你还是听我的劝,换条路线走走吧!”她叽哩咕噜地献策。 周宁夏任由身后的蜜蜂嗡嗡鸣,不答话就是不答话。 “如果你约定的目的地恰巧在介寿路上,我劝你还是打个电话知会对方一声,就说你会迟到,或者取消也成,毕竟迟到比丢了小命还好吧?你说是不说…”前方物体突然立定,欣琳马上跟著停下步伐。“嘿嘿,我这次没有撞到你哦!”他的铜墙铁背,撞起来可不是好玩的。 “你…”周宁夏的口气已经接近挫败“究竟想跟我到什么时候?”他在板桥地方法院和事务所内度过极端忙碌艰辛的一天,待会儿还得赶赴大学同学会,和那票已经生疏的同学虚与委蛇.他的精、气、神几乎耗尽,目前最不需要的就是被一个莫名其妙对着他的背唠叨的女人跟监! “咦,你这句说话说得有欠公允哦!”欣琳很无辜“我是为你好耶!若非你误打误撞救下我,我才懒得和你瞎扯这么多。你自己看看,公园里人来人往的,我为什么不去警告其他行人,却独独对你好心?你应该大方接受才是。” 好吧!就算她天性唠叨好了,那也是为了那些被她唠叨的人着想,他们好歹也该感恩一下吧? “你…"周宁夏终于无力了。他魁梧的身躯屈坐在径侧的栏杆,一次又一次扒过浓密的乌发。 这女人赶不走耶!简直快被她叨念得耳聋了.在他生命中的第三十一年,终于出现一个嘴碎程度和他母亲大人有得比的女人,他一直以为亲爱的老妈会荣膺“唠叨王”之名,看样子那个宝座受到威胁了。 “怎样?我说得没错吧?你终于迷途知返,很好很好。”欣琳拼命点头称许。 “现在几点了?”他疲惫地揉着额际。 “五点四十分。” 也罢,以他现在虚耗的体力,从新公园走到中华路一段没有半个小时绝对到不了。反正他对同学会也不感兴趣,当时冲着主办人是他昔年好友,才勉强答应会出现的。 “这附近有什么可以歇脚的餐厅?”他头也不抬地问。 “重庆南路上有几家咖啡屋。”欣琳很同情他疲惫,每回自己也很气憋的时候,遇见情况比她更凄凉的人,她通常会比较安慰。“你今天不太好过,对不对?别担心,我比你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杂志社的重量级作家不肯续约,总部里坐着一位随时砍我脑袋的老板,我的境况绝对不比你好过多少…” “你还唠叨啊?”他不可思议地抬头。 “啊…嗯哼。”欣琳终于稍稍有所自觉,腼腆地清了清喉咙“对不起,职业病。我就是靠这个本事烦得作家们不得不交稿的。” 周宁夏翻个白眼,无奈地向天求助。 算了,好男不与女斗。 “走吧!”他缓缓站起来,旋步走向正门出口的方向。 “啊?去哪里?”欣琳讷讷的。 “吃东西,歇歇腿。”他头也不回“我对这一带不熟,你负责找个好地方。” 这代表…她被邀请了吗? 说真的,欣琳长到二十五岁,还没有中途被子讪、请喝饮料过。 好玩。与其回杂志社进行六年抗战,不如翘班一次。 “走走走,我知道一个好地方,一定符合你的需求。”她兴冲冲地追上去“重庆南路我简直熟得不能再熟,每个月杂志出刊,我一定会上这条书街去探探市埸行情,顺便察看一下哪家杂志又新创刊抢生意,你问我可就问对人了…”她老人家又开始唠叨。 周宁夏虚弱地长叹一声。 老天! 谢欣琳推荐的小咖啡屋果然是个好地方。 因为店名就唤“好地方咖啡茶坊。” 而且,周宁夏还没见过比她更不设心防的人。她连他叫啥名字都不知道,只晓得他姓周而已,就把自己的底泄漏光光了。 短短三十分钟,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他已经摸清了她的底细。相关的资料包括,她今年二十五岁,她家里有一个哥哥两个姊姊,她在一间陈年杂志社当编辑,她有一个“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老板,她一个不察把好朋友给拉下公事浑水,从此愧对众人等等。 他甚至开始怀疑,像她这样傻大姊型的个性是如何在尔虞我诈的社会**讨生活的? “所以,你可以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受不了老板了吧!”她啜了口红茶,正式划下结论。 “嗯。”他点点头,不作声。 平日的行程表通常排个满档,难得他偷得浮生半日闲,居然和一位初识的小女人坐在一间莫名其妙的小咖啡坊,听对方畅谈她苛刻的社长大人。 周宁夏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对了,周先生,你的职业是什么?"她终于想到要问。 “律师。”他简单地回覆。 “哦…”欣琳的长音哼得耐人寻味。 果然!她就说嘛!这个姓周的调调最适合查嫌疑犯,虽然律师不全然与她想像中的“探长”相符合,或多或少也有共同点。她的看人眼光又有进步,可喜可贺。 “你那声‘哦’是什么意思?”他挑了挑眉。 “没事没事。”欣琳连忙摇手“做律师不错嘛!收入高,可是工作好像非常忙碌。” “大概吧!”周宁夏一迳轻描淡写的。 他和这个傻大姊不同,不是一个轻易开放自己的人。 “你在哪间律师事务所工作?”她好奇地问。 “两年前我和朋友合开了一间。”他瞄了瞄手表。 六点三十五,示威的人潮应该散了吧? “你们的事务所叫什么名字?”欣琳非常起劲。 她从没认识过律师。 周宁夏算是服了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周向联合律师事务’,所你可能没听过。”虽然没听过“周向律师事务所”的人可能不太多。 他和合夥人向仓明出来合作之前,各自在律师界已经闯出相当程度的知名度。向仓明擅长打刑事官司,他则专司民事及著作权方面的法则。当时两人对外宣布将成立“周向联合事务所”在律师界颇激起了一定程度的涟漪,两人原本所属的事务所更是紧张得差点心脏病发作,深怕客户就此被挖光光。 虽然他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