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六盘山五盗授首  (第1/5页)
    第十五章 六盘山五盗授首    就在关金的怒骂中,水行云也一怒而起的对金小山道:    “我们走,这趟镖不押了,姓关的,你另请高明吧!”    “关老爷子,你不像是三脚踢不出个屁的人嘛,怎的如此不上路。”    关金突厉叫,道:    “你们回来!”    水行云冷冷道:    “还好你叫的快,否则只我老人家一脚踏出你这座大厅的门坎,再回头那就得另加一万两。”    关金一听几乎头皮都气炸了,咬牙怒道:    “算你们狠,老子既沾惹上你们,自然也就认栽到底。”    淡然一笑,水行云道:    “这是在谈生意做买卖,可不是谁吃掉谁,说句他娘的你我皆知的话,这叫周瑜打黄盖,一家着意的愿打,一家心甘情愿的要挨,你既口吐狠话,我老人家不妨实对你姓关的讲,早几年你要是找上我来保这趟镖,十万两银子不定我老人家会看上眼的。”    “癫蛤蟆打哈欠,你是全凭一张大嘴巴,口气不小。”    水行云道:    “你总会知道的,如果快的话过不了几天你就知道我老人家说的话是不是癞蛤蟆打哈欠了。”    嘿嘿一阵笑,关金站起身来,道:    “我已迫不及待的要知道了,等等,我这就去取你们的卖命银子去。”    拄着手杖坐下来,水行云道:    “越快越好,别耽误上路时间。”    金小山望向大厅门口,见老关福仍垂手站在那儿,冲他一笑,关福面露尴尬,而金小山却在心想,一大早赶来此地,竟连杯开水也不端出来,真是岂有此理!    不旋踵间,关金已大步走进大厅来,手中正握着一大张的银票,来到水行云面前,一巴掌按在桌面上,道:    “洛阳金瑞钱庄的票子,你老头子可曾拿过这么多银票?点点看吧,整五千现两。”    水行云连正眼也不瞧的一把搂入怀里,起身道:    “我们上路!”    水行云已走出大厅,关金却仍然愣坐在太师椅上,他满脸不解,目中迷惘的道:    “江湖上怎么会有个这号人物,从来也没听老二说过呀!”    连翻三座山,但金沙河仍然在面前。    就在一处荒林边,水行云停下脚步,道:    “好了,我老人家要回头了。”    金小山忙近前,道:    “大叔可是要回老金矿村?”    “我若再回老金矿村,岂不是白活过一甲子了。”    金小山笑道:    “是,是,水二兄弟都把大叔吃的药全背走了,自然不会再回老金矿村了。”    水行云遥指着远方,道:    “我去过山岭村,住在扁和家里,只要你能很快回来,那就去过山岭村接我吧。”    望着水行云,金小山道:    “大叔可有什么交待小子的?”    水行云把那封信收起来,又叫金小山认清信上地址,记住收件之人,他却把信揣回怀里,道:    “小子,你可记住了?”    金小山笑道:    “洛阳巡抚衙门大街第十家,这地方可容易记,小子不会忘记的。”    金小山终于走了。    当然这天夜里水行云父子二人已住在过山岭村的扁和家里。    金小山背着个檀木匣,里面还真的是价值连城的一座“金菩萨”一块大绸缎包得十分严密,十斤重的金菩萨在金小山背来,直如无物一般,因此他一路顺着山道往东北走,走的可十分轻快。    一连翻过几座高山,山顶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悬崖峭壁一如刀削,峥嵘怪石林立,令人有却步惧前之感。    从山峰下望,附近山溪如带,团团墨林成堆,荒林小山中渺无人烟,而令他有着孤单与世外人的感受!    就在天黑的时候,他才下得高山,山道处顺着路边正搭建了两排草屋,有两家人已张上灯了。    金小山走到一家较大茅屋前面,破板门是半掩的,屋里面有个猴儿相的年轻人,见金小山在门口出现,一蹦三跳的迎到门口,笑道:    “稀客,稀客,老乡快请进。”    金小山一笑走入门内,道:    “今夜我就在你这儿歇一宿了。”    年轻人笑着伸头茅屋外,边问道:    “怎么就你一个人呀?”    金小山道:    “是呀,我是一个人来的,只住一宿明早就上路。”    那年轻人似是很泄气的道:    “敢情是家中出事了,不淘金要赶回去吧!”    金小山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小子把自己当成了金沙河岸的淘金客了,怪不得他伸头外面看呢。    这晚上金小山可真够小心,连睡觉他都把那个檀木匣子抱在身上搂着睡。    吃的更是简单,不吃酒不吃rou,两个馒头一根葱,吃这玩意儿可不怕中了什么迷魂药的。    这一路他是打定主意了,因为他在水行云那里可听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江湖上下五门手段,只要躲得远远的,这趟镖大概不会出什么漏子吧!    就在二天一早,金小山束装准备上路了,那年轻人早迎上来,道:    “老乡,你总得吃些东西再走吧!”    金小山道:    “这间铺子怎会只有你一个人的?”    呵呵一声笑,年轻人道:    “年头不好,日子难混,家里人已经远走他乡了。”    金小山指指外面,又道:    “七八家铺子,怎会只有两三家有人,年老的走了,留下的又是年轻人,倒是怪事情。”    年轻人猴眼一翻,道:    “没什么好奇怪的,再要混不下去,我们几个也要去金沙河淘金了,那总比奔走外乡要好些吧!”    金小山点点头,指着灶上的锅,道:    “蒸的什么?”    “笼里是馍,我再给你装碗包谷稀饭,吃完了热呼呼的上路,可有精神呢!”说着双手掀起笼盖。    金小山一笑,伸手一把抓了四个大白馍,道:    “一共多少银子,我得赶着上路呢!”    年轻人一怔,道:    “你怎的连碗稀饭也不喝?”    金小山已把白馍揣人怀里,有股热气隔着衣衫上身,他却顺手掏出一块碎银,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