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玉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4/5页)

搞的鬼?

    放过了店小二,她对温玉一瞪眼。

    温玉回她柔滑一笑,指指对面的位置。

    “好吧!我承认是我指使的。你不觉得多点人一起吃饭,心情会此较愉快么?”

    又让他得逞!

    其实段小怜已经习惯了,并不特别在乎,只是存心跟他作对的反应还根深柢固罢了。

    她轻哼一声,坐下…离开玉剑山庄已经十天,这一路上,她仍想和他保持距离,只不过这距离往往会被他恶意破坏,这次的戏码也同这几天上演的大致相同。总结归纳下来,她早已发现,她和阿鸟能自个儿悠闲

    一边吃饭的机会其实少得可怜…好吧!她是已经习惯了和他一起行动、在他身边,但那又如何,客栈内热闹吵杂,而且似乎聚集了三教九流,当然更包括了带剑提刀的江湖人。

    看来,此次武当新掌门的就任,武当派广发了邀请帖,所以这时在客栈里喝酒聊天的,话题里都免不了提及这事。

    此地已接近武当山方圆五百里,所以看这情况,这里有许多人正是要专程上武当山的。

    几朵青脆蔬菜挟进了段小怜的碗里。

    “这两天你的气色似乎不太好,多吃点!”

    温玉浑然未觉周遭动静,他只注意著眼前把白饭当鸟食一粒粒啄食的段小怜。

    没抗拒因他的体贴而从心底涌上的暖流騒动,段小怜突然放下了碗。

    “你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我看气色差的人是你才对…”没胃口,她索性不吃了,直盯著温玉。“你对我好,以为我就会对你手下留情么?”

    一旁的单九依旧默不吭声地扒他的饭,而阿鸟想出声声援却被单九投来暗示一眼,阻止下了。

    果然!温玉好整以暇地。

    “对我留不留情在你,至于对你好不好在我。况且我乐于对你好,喜欢对你好,你要怎么办?”

    “行!”段小怜红唇一撇,大眼流转。“你真要对我好,那我现在要你把隔壁桌那个老人碍眼的长胡子全给我剃光,你去不去?”她存心刁难他。

    “而且不能派单九,我要你亲自去!”

    笑笑,温玉二话不说地就起身走向隔壁桌。

    就在他右边桌上,坐著两个穿著一身酸里酸气的老头子,其中一个老头就蓄了一大把长白胡子。

    段小怜三人就这么看着温玉走到隔壁桌,对著莫名其妙的两个老头有礼地一揖,之后,他低首在两个老头子耳边不知嘀咕了什么。很快地,两个老头子半信半疑地对望一眼后,突然动作一致地推开椅子往客栈的厨房冲。

    “喂喂!你们酒饭钱还没给…”店小二也立刻追了过去。

    温玉慢慢蜇回自己的位子坐好。

    阿鸟不掩一脸的好奇,而段小怜则是讥诮地嗤笑。

    “我记得是要你把老头子的胡子剃光,不是要你叫他们跑光。”

    温玉淡笑如风,举杯轻啜了一口茶。

    “剃光胡子的老头是吧?有!就快回来了。”

    三人中,大概只有单九对温玉的能力最为深信不疑。

    就在温玉悠哉的神情、段小怜狐疑的冷眼中,没多久,两团人影真的又冲回客栈,而且是直接冲到温玉面前。

    段小怜抬眼一看…吓,不就是刚才那两个老头,而且真的是没胡子的老头!

    不过仔细看来,老头子剃了胡子的下巴不但表面上胡渣子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还添了几道泌著血丝的刀痕…显而易见的,老头子这把长胡剃得仓促狼狈。

    没了胡子的老头和另一个老头却同样一副捡到黄金的紧张兴奋表情。

    段小怜突然猜到了什么似地挑挑眉。

    “公子!我的动作够快了吧?”仍泌著血丝的老头子到温玉伸出了手。

    “公子!我也有帮他忙…”另一个老头也垂涎得伸出了手。

    客栈里,不少人注意到这奇特有趣的一幕。一时间,温玉这桌倒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

    面对两人的索求,温玉大方地各在两人手上放了两锭和一锭银两。

    谢过温玉,两个老头付了酒饭钱便欢天喜地地肩搭著肩离开。

    转头对上段小怜晶灿的眼睛,温玉不待她开口便自个儿吐实。

    “刚才我只是走过去,问他要胡子还是要钱?很凑巧地,他正缺钱用,所以…”

    “所以你又赢了!”段小怜吐了一口气。

    服了他了!真亏他一下子就能想到“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是这样用的。

    温玉谦逊地微笑。

    “呜…官爷、官爷…求求你们大发慈悲…求求你们别带走我家相公…”

    突然,从外面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哭喊声。

    夹杂在闹街中女人的尖惨求救声,清楚地掩盖过所有吵杂喧嚣,直直撼动人心。几乎所有人都忍不往往声音来源处瞧去…连客栈里的食客也不例外。

    闹街上,四五名身著官服的捕快,手中正拘提著一名披头散发的年轻人。而在他们身后,一名手捧著婴孩的少妇则紧捉著其中一名捕快的衣袂不放;也因她的脚步跟不上大男人的脚步,以致有好几次她都差点要摔倒跌跤。

    少妇哭喊著,连她怀抱中的婴孩也跟著放声大哭。此番凄凉的景况立刻勾动了众人的恻隐之心。

    不过,除了外地人,当地人似乎早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别说是这可怜的少妇,恐怕连他们自个有一天都有可能会面临眼前这一幕景况。

    街上,怀抱幼儿的少妇仍试图救回自己的丈夫。

    “可怜哪!这一定又是纳不出税钱来的人…”一旁有人唏嘘叹道。

    “那不是东街角卖饼的小张么?唉!连他都被抓了,他一家老小怎么过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