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已经不再是假设,而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理论。 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这篇论文被无数的知名杂志和科研系统引用。年轻学者杜微言,仿佛就是语言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爆红的程度,不亚于当年F4的横空出世。 就像是杜如斐和她开玩笑时说的:“你倒是可以坐吃山空。” 出国访问、研讨会、进研究所,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杜微言就站在窗台边读着邀请函,正巧同事来办公室通知:“周末出差,去明武。” 小梁笑着说:“明武吗?总算要去了。” 杜微言心里也松一口气,正好有理由拒绝那边的邀请。她坐下,写了封email,简单说明了情况,然后发送。 “这次就做好准备吧,肯定是持久战。”小梁言之凿凿的说“政府对明武这么重视,据说上次修市志,就把历史科那些老先生赶过去住了半年。” “嘿,是啊。明武就是红玉的前站啊。明武当个试验点,开发好了,下一站就是红玉阗族。不过红玉牵涉到民族关系,要更加的谨慎。所以嘛,这个试验点,就要做得更好一些。” 杜微言没再听同事们纷纷扰扰的聊天,给父亲拨了个电话。 过了很久,杜如斐才接起来,杜微言猜他不在家里。 “爸爸,你吃药了没有?” 杜如斐呵呵笑了几声,似乎有些心虚。 杜微言听着就有些着急了:“你怎么老忘记吃药!再这样,我真要给你请个保姆看着你了。要不你就搬回来…” “没忘没忘,嗐!丫头,我正对焦呢,回头再和你说话。”他倒是不含糊的想挂电话。 杜微言急着把最后一句话说完:“爸爸,我周末去明武出差,可能要去很久,你自己注意身体。” “好嘞!去吧。”杜如斐笑着说“到了给我个电话,自己小心。” 杜微言收拾了行李,坐上政协派来的车的时候,是在一个秋雨迷蒙的清晨。她十分庆幸没有和江律文同车。其实出发前这种担忧一直在缠绕着自己,直到那辆白色的面包车驶到了自己面前,她才觉得自己有些犯傻。江律文怎么可能和自己一起走?顶多就是过些日子在明武,他们还会在各种座谈会上见上几面。 从天尹市到明武市,要纵跨临秀省。临秀省的地形多山多水,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看似很短,可是实际上绕路所花的时间,却是直线路程的数倍。这些年的省际高速交通线飞速的发展起来,从北边的省会,到达明武,路程缩短到了四个小时,如果再往南去红玉,自然花费的时间更多。 杜微言坐在最后一排,车子冲进一个漫长的隧道,所有的光线都被黑洞吞噬了,只剩隧道墙上的两排路灯,凝连成两条璀璨的花露,在眼底流淌绽放。 耳机的音乐正幽幽的唱到:“花入泥,我入戏,如你如棋,宁愿我入局…” 女声轻缓缠绵得不可思议,而杜微言身陷在这样的黑暗中,竟也有几分暖意席卷来,她微怔着靠在车窗上,看见自己的脸清晰的被反光映出来,鼻尖抵在玻璃上,呵出淡淡的一团白雾。 什么时候,自己成了这样可以轻易的被歌词触动心思的人了? 虚幻中的女孩子轻轻笑了笑,小小的酒窝,仿佛是小花一盏,不疾不徐的开放。 驶出大梁弯隧道,司机老孙师傅将车停在路边的一家小酒店里,招呼说:“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走吧?” 其实也没什么可以选择的。常开这条路的司机们都知道,这条道上,也就这里可以休息缓冲一下,再过去,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全程直达明武,想吃饭也没地方了。 杜微言跳下车,伸了个懒腰,活动了筋骨,有微凉的秋雨丝儿落在颈上,湿气漉漉的,仿佛能将人的睫毛打湿,望出去的世界迷蒙如水。 一行七个人在小小的屋子里坐下,随便点了几个菜。回头看看屋外,秋雨下得越发的大了,洒落在地上,仿佛疾箭。老板娘很快将菜端了上来,青椒rou丝,腊rou豆腐干,炒青菜,满满的三盆。 寻常的农家菜,却胜在材质新鲜。加上从清晨就开始坐车,大家免不了都有些疲劳,一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将三份菜吃得干干净净。 老板抽了烟,上来聊天,老孙听了半天,茫然说:“他…这是说的什么?” 杜微言忍了笑,暂且居中做翻译:“老板问你这是赶去哪里?” 也不等老孙回答,她便对嘿嘿笑着的老板说:“明武。” 临秀省向来是十里地外,方言大异。听见杜微言一口地道方言,老板黑黝黝的脸色上有几分惊喜:“姑娘,你是这儿的人?” 攀了个老乡,一高兴,老板收钱也不要零头了,还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