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得了口供 (第2/2页)
冤杀岳飞。 此时亦为秦桧所忌,暗令台谏,弹劾其罪,已罢为醴泉观使,现在却封了一个清河郡王的虚衔,总算是酬他杀岳飞之功,但张俊虽诬杀岳飞,也总算是中兴名将。 他有一妾,名唤张秾,乃张钱塘妓女,颇知诗书,常常规谏张俊,须要尽忠国家。拓皋之战,金人兵锋甚锐。张俊贻书嘱以家事。张秾回书,引霍去病、赵云“贼犹未灭,何以家为”之言,以坚张俊报国之心,后来居然获胜。张俊遂以其书,进陈高宗。高宗乃亲笔奖谕。 张俊、韩世忠皆中兴名将,皆有奇女子为助,又皆出于微贱,可算是千秋佳话了。张俊既封为清河郡王,乃置邸于临安,名所居之坊为清河坊,并构园林,有乔木亭诸胜境,汗马功劳得此下场,可称有福了。 刘锜已早罢兵权,出知荆南府。王庶安置道州。何铸自金南回,秦桧因他不肯阿附岳飞之狱,谪居徽宗。 只有刘光世,因早解兵权,又是随俗浮沉之人,与秦桧没有什么嫌怨,总算保全禄位,直到老死,那些中兴将帅,俱已收拾尽净。朝堂上面,只有秦桧的党羽,自然一切朝政,惟其所欲,毫无阻碍了。 那时朝廷上面却没有什么事情,但是韦太后回来之后,又闹出一件假帝姬之狱来了,原来徽宗有个公主,小名环环,称为柔福帝姬,也随着二帝北去。到了高宗时候,忽然携了一个老尼,从金奔逃回来。说是随了上皇在五国城受尽难苦,幸亏这个老尼哀怜她年少受苦,把她藏匿庵内。 后来改了道装,由老尼带领了她,托名出外募化,慢慢的自北面前,历尽了风霜雨雪,得达临安。说的言语,甚是动听。高宗也忆记徽宗,果然有个公主,名唤环环,封为柔福帝姬,但阔别多年,面貌身材都记不清楚了。 惟恐有人假冒,遂亲自召见,当面垂问,并盘诘她在汴京宫内的事情,那柔福帝姬在召见之时,竟能呼唤高宗幼时的小名,并诉说汴京宫内一切之事,丝毫没有错误。 高宗便信以为真,又可怜她万里迢迢,奔逃回来受尽了苦楚,遂将她迎入宫内,仍称柔福帝姬,厚加款待,又选了高士褭为驸马,将柔福帝姬下嫁,甚为隆重。 柔福帝姬下嫁之后,也时时入宫,问候起居。高宗亦极为信任。到了和议已成,韦太后銮驭将回。柔福帝姬使请了病假,绝不进宫。高宗以为她果然有病。 也不疑心。韦太后回銮之后,闻得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诧异道:“柔福已病死于金,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亟召高宗诘问情由。高宗详陈柔福由金逃回之事,韦太后道:“官家要被金人窃笑,说南朝皇帝错买了颜子了。 柔福已死,如何能自金逃回呢?”你道韦太后所言“南朝皇帝错买了颜子了”这名话是何意思呢?原来,当时京师有一条巷,名为颜家巷。 巷内有松漆店,所制器具,式样灵巧,甚为美观,其实都用败纸做成,表面却松漆得十分精美,人若购买回去,立刻便毁坏了,不能经久,所以当时的人,称为颜子生活,便假假货的意思。高宗听了韦太后的话,不禁发怒! 遂即告辞,立即拘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审问,假柔福帝姬无可抵赖,只得一一供招,原来,她本是汴京贫家之女,跟随她的老尼,从前常常出入宫禁,深得柔福帝姬之心,曾经在宫给事,所以深知内廷之事,后来,金人入寇,劫了二帝与六宫北去。 老尼闻得高宗即位,宋室中兴,因见贫家之女与柔福帝姬面貌有些相像,忽生贪恋富贵之心,便将宫中事情告之贫家之女,诈称从金奔回,骗信高宗,竟计了几年的富贵。 不料韦太后回銮,识破此事,无从掩饰,只得从实供出。大理寺审问明白,得了口供,遂即具奏上闻。未知高宗如何处理假姬?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