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僧女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半年后苏州城

    寅卯交会时,苏州街上的摊贩已经一个个出来摆摊了﹐一些早起的妇人婆子忙着和菜贩鱼贩喊价买菜,一面又不忘说说长道道短,联络感情。

    忽地,这些妇人婆子的目光被眼前的一道身影给吸引﹐顿时全像哑了声音般,且勾勾地瞪着那人看。

    那是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相貌极其俊美﹐身材高大挺拔﹐穿著酱色夹袍,外罩一件石青风毛巴图鲁背心,足蹬鹿皮靴,益发烘托得他如玉树临风般,潇洒至极,让人瞧得目不转睛,口水都快流满地了。

    但见那男子对着路旁一个卖菜的妇人问道:“大娘,敢问能仁寺要怎么去?”

    卖菜妇人还来不及回答,身旁一群早起买菜的婆子已拥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的,有人扯着青年的袖子,有人拉着他的袍子,还有人乘机摸了他一把。

    “公子爷,你要去能仁寺吗?我知道。告诉你,要先出城,然后左拐…”

    “不对,是右拐,左拐就到水里去了。”

    “就是要在拐走水路,水路才会快﹗”

    “不对,这时候走水路怕不走到天亮,要走陆路…”

    这时,一只脏兮兮的小手穿过这群七嘴八舌的三姑六婆,扯了扯青年的袖子,将他悄悄的往外拉。

    “如果我告诉你能仁寺怎么去,你可不可以给我一文钱?”小乞丐仰着头对男子这么说。

    男子微微的一笑“当然,如果你愿意带我去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两银子,如何?”

    听到一两银子,小乞丐脸都亮了。“一两银子?你说的是真的?你真要给我一两银子﹖”

    “当然,那俊何时说话不算数?”说着,他便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递给小乞丐。

    原来这个引得三姑六婆、满街妇人姑娘为之疯狂的青年,正是骁骑管的都统那俊。

    半年前,康熙为了那俊的当众退婚﹐折辱女儿香萝,大发雷霆欲斩那俊,后来在香萝的求情下免于一死。

    可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康熙还是决定将那俊送往西北充军,以惩戒他羞辱公主的滔天大罪。

    谁知,香萝竟在那俊出发的当天死了。

    没有人知道香萝是怎么死的﹐但香萝的死,让康熙大感痛心﹔而康熙在痛心之余地无意再责惩那俊,只是免了那俊绕骑营都统一职,并将那佟连降两级以示薄惩。

    对于自己的决定,那俊并不后悔。他不是个以貌取人的肤浅小人,不会为了香萝的美丑而决定要不要娶她;他之所以拒绝她,乃情势所逼,不得不这么做。

    但如果说那俊对香萝没有半丝愧疚的话,那就错了。

    他虽不爱她、不想娶她,可她却因自己而死,即便他再无情,也不能不对此感到内疚。何况他并非无情啊﹗

    当时若不是情势逼得他毫无选择余地,他又怎会弃她而去,当一个不被父母见谅,被君王、被天下人所唾骂的负心人?

    想到这儿,那俊不由得想起十三阿哥胤祥时里的管事文七十四所说的,宫内都在传香萝公主并没有死,而是在心灰意冷之余,看破红尘出家去了。

    那俊曾经为此向胤祥求证过,只得到胤祥冷冷的一句话──

    “如果想找香萝的话,不会自己想办法?”

    冲着胤祥这句话,那俊近半年来几乎踏遍各地大小寺庙庵院,为的就是想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想知道香萝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

    因为香萝的死太奇怪、太悬疑了﹗她是康熙的嫡亲爱女,在死讯传出后,康熙还追封她为固伦公主。

    想想,堂堂一个固伦公主辞世,竟然未召告天下,也未发引,没有送入宗庙,更遑论移至公主陵安葬了。

    再加上京城里绘声绘影,说香萝公主因不堪被那俊所弃而出家,使得那俊不得不相信,香略粕能真的还活着。

    为了找香萝,那俊从皇姑屯着手,那是胤祥的母亲出家所在;香萝如要出家,第一个可能便是皇姑屯,可惜他在皇姑屯并没有找到香萝。

    接着便由北往南,一路找了下来。半年里,他几乎踏遍名山大川,访遍大小寺院,可惜都没有找到香萝。

    而今苏州已经是那俊的最后一站了﹗如果苏州再没有,那么他就得真的死心,接受香萝已经死了的事实。

    边想着,那俊已经跟着小乞丐来到这个打从唐代至今就香火鼎盛的能仁寺。

    “公子爷,能仁寺已经到了,我可以走了吗?”

    那俊点点头,又赏了锭碎银给他。

    小乞丐乐得差点摔倒,走路轻飘飘的,直以为自己遇上神仙了。

    看着这雄伟古剎,千年宝殿,那俊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肃穆之感。他跨入大雄宝殿恭恭敬敬地拈香行礼,然后跟着几名香客在寺中随意行走。但别人或许是真心来参拜礼佛,他可不是,他是来找人的﹔因此他一抓到空档,便马上痹篇人群,跃上屋梁,藉由居高临下之便仔细观察能仁寺里的大小出家人。

    基本上,能仁寺是以和尚为主,至于尼姑几乎没有看见。

    那俊在屋梁上观察了好一会儿,也确定能仁手里除了几个打扫的婆子外,并没有其它女人。

    看样子这里也没有了。那俊这样想着。

    就在他失望打算离去之际,忽地听到站在廊芜下的两名僧人低低交谈着──

    “山上那边送吃的过去了吗?”

    “一大早就派人送过去了,连吃的、用的,共四十人份,没敢怠慢。”

    “怠慢不得,对方是皇亲国威,连出家修持,也派随从侍卫保护着,吃住都有人伺候﹔不像咱们这些凡夫俗子,一切得自己来,还得下山挑水哪﹗”

    “少打妄语,当心住持师父听了责罚你。”

    这两人的交谈令那俊心头疑云大起。

    出家还有侍卫随从保护,吃住有人伺候?这是出什么家?难不成…真有皇亲国威在这儿?

    一念未毕,那俊已经跃出能仁寺,同能仁寺后方的山上奔去。

    *****

    在半山腰的地方,果真有座小小的庵院,这种庵院放眼各山,不知有多少,因此也就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这座庵院,竟然有人把守;而且把守人所穿的服色,居然是护军营的服色?

    那俊虽统领骅骑营,但对八旗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