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子兰走了,和她的新婚丈夫回美国了。 回想这两个月来,打从子兰告诉我她要结婚那天起,一颗心就提在半空中,在既喜且忧之间摆荡,在劝阻和祝福之间打转。 婚姻,对一个甘岁的女孩子来讲,似乎嫌早了一点;有点象登山者在装备尚未准备齐全之前就匆匆出发一样,又有点象一锅rou还没烧烂就端上桌子似的。更何况它对子兰的意义是代表著出国,是通往想象中乐园的一个桥梁!象雨后浮出的一道彩虹,从天的这边跨到云的那端,扑捉的只是一片耀眼的光芒,至于隐埋于云端后面的景致,就全然地忽视掉了。尽管我一再尽力想使她明白婚姻的实质和现实的残酷,尽管阿渔一连写了五封文情并茂的信给子兰,希望她多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为了想和子兰讲话,特别要我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价钱买了一具电话,由日本一连打了四通长途电话回来,恳切地告诉子兰,他不反对meimei结婚,也不反对Paler本人,只是不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这么大的决定,假如他们真心相爱,为什么不能多等一会儿?至少等他下趟回来之后。但是对于兰来讲,她觉得仿佛等了一辈子,想了两世纪,如今美梦即将成真,又抓住了绚丽的爱情,怎么肯轻易地放弃? 那天由“六三”回来,她跟我聊了大半夜,脸上带著快乐的表情,眼睛里充满了柔爱的光辉,唇边浮现著愉快的温馨的美,整个脸因了喜悦和情爱而光亮起来,她完全沉浸在一种特别的春天的感觉里面了,完全沉醉在未来的憧憬之中了。对这个家,这个从小生长的地方;她只有厌恶,只有鄙弃,离开这里,就象丢开一条陈旧发霉的破棉被一样,没有丝毫留恋,不带半点感情。我惊讶她的冷酷,更为她的勇敢而震动。每个人内心中部有一个上了锁的小世界,我实在不懂这个年轻女孩子那紧闭的心扉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这个看似娇弱的躯体底下,是一个怎样坚硬的灵魂, 在登上飞机的那一刹间,我紧紧握著子兰的手,用忧郁、疼怜、不舍,多种复杂的眼光深切地注视著她,她的脸上却充满著动人的、利己主义所特有的娇美,以及展翅欲飞的欣喜,向送行的亲友们挥手。 忽然,在楼梯转角的人群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阿雄!我震了一下,呆了半分钟,待我追过去时,他已消逝在人堆中,逃出了视线之外,走得无影无踪了。 回到家,坐在于兰房里,心中倍觉怅惘,想起两个月前才送走阿渔,如今又送走了子兰,人生为什么总是这样离多聚少,为什么苦总是长长的,尽管我拼命地挥霍也用之不尽,乐却总是短短的,虽然我小心又小心,象小时候含著糖球一样,一点点地溶入口里,让舌头全然地尝到那沁心的甘美,它依旧以惊人的速度流逝。感觉里,阿渔好象昨天才回来,事实上,他已经又走了。我缜密地将每一刻欢乐的时光,藏进记忆的宝匣,采撷下阿渔的笑靥和细语,串在项链上,在我孤独时,在我难过时,在我被想念煎熬得难以自持时,取出来细细品味,慢慢玩赏…。不知道坐了多久,思维仿佛化成一缕轻烟,飘入另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一个混浓舒适无忧无虑的世界里…。蓦然地,外间传来女儿的哭声,仿佛一支尖针,戳在膨胀著幻意的气球上,乍然地使我惊醒过来;赶忙将零乱的思绪盖上、锁好,放回内心最深处,紧紧封闭起来。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恢复了母亲的身份。抱起由大床上翻落下来的女儿,怨怪著自己的疏忽大意,盈盈在我拍摸下渐渐止住了哭声,指著肚子说她饿饿,可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昏的阴影滑了进来,屋里黑暗暗的一片,都快六点了,难怪女儿喊肚子饿了呢!替盈盈冲杯牛奶,抓几片饼干让她先吃,立刻冲进厨房洗米、切菜,以电子机械人的速度,艺术大师的技术,洗手做羹汤,准备公公小叔回来吃晚饭。 这一天午后,早早把盈盈哄睡,我又躲进子兰的小房间里,倚在墙角边,独自启开深藏于内心的记忆门闸,捧出属十自己的心灵宝匣,象一个收藏家般地逐件玩赏;松开奔放的情感,任它随意飞扬、流转、旋舞…。我们每天生活在责任、道德、传统的种种约束中,很少有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可能,为什么不抽出一小点时间采喂养心灵?做一点小小的放纵,获得一点小小的快慰:我珍惜每天这般美好的神游时光,更满足于这短暂的松弛;可是往往连这么一丁点的自由、享受都会被剥削掉,象这一长串刺耳的门铃声,鼓噪地钻入耳膜,破坏了幻境中的宁静,我厌烦地皱了眉头,没好气地向外面吼著: “门没关,自己进来。” “哟,哟,哟,干嘛这么凶嘛。”随声而入的是大腹便便的惠如,我赶紧将记忆的门闸关上,笑着迎出去。 “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上下打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