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第3/3页)
悔不已。 “…当时,要是我没病得胡言乱语就好了。”白家娘子对自己的怒火不比对女儿的少。常常想着,当时要是发病时就即刻死去就好了,做什么还昏昏醒醒,将心口堵着的那抹积年心事给吐露个彻底,以至于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后果… 都是她的错。 “幸好那时您什么都交代了,不然只怕我真能找来人蔘灵芝这样的滋补圣品,也调养不回您的身体。只有治好心病,您才有康复的机会。” “我哪有什么心病。小云,咱们回小遍村吧,好不好?”虽然知道无法说动女儿,但白家娘子仍然每天都要这样说上几次。 白云伺候完娘亲喝完了温水后,没有理会她的恳求,只轻声道: “阿娘,我还没说今天见着的贵人有哪些呢。” 白家娘子在女儿的搀扶下,缓缓半躺在床上。摇头道: “不管是哪家的贵人,反正与我们无关,你可别起了攀附的心思。” “我才没闲心去攀附谁。可,那些贵人里,有一个人,你一定知道,也一定关心。”白云的声音更轻了。 白家娘子原本表情疑惑,可在抬眼看向女儿时,心中一动,突然瞪大眼,双手不由自主紧抓住女儿的手臂,张着嘴,惊得发不出声音。 白云附在娘亲耳边,微笑道: “您猜对了。我见到那个人了,见到了昭勇侯——前任侯爷赵守正的庶四子,名叫赵思隐,今年二十八岁。” “你…真的…见着他了…”喃喃不敢置信。 “是啊,阿娘,见着了。只远远看了几眼,他坐在皇帝右下首第三个位置,离我们这些踢球的老远了。但确实就是他。” “他…他看起来如何?” “好得很。靠着自己本事挣了个三品大将军,这可比袭来的爵位更能让他挺直腰板做人。他一个年轻人坐在一群年老的将领中,看起来想当的有出息,也更得到皇帝的倚重。”白云当然是尽挑好的来说。 “真、真的吗?他看起来很好吗?” “真的!”语气铿锵,犹如金石般坚定。 “那就好…真好…”白家娘子紧紧闭上眼,想笑,却勾不起唇角,也封不住成串成串滴落的眼泪,终于失声低泣起来,整个人摊在床上,扯着一块方帕,将自己的脸盖住。不想克制,此刻只想尽情哭一场,将满腹的积郁、悲愤、辛酸、委屈、痛苦全都哭出来。 白云带着娘亲看过了几个大夫,都说娘亲除了身体极端亏损之外,还长年郁结于心,若能让她大哭或大笑一场,应能化去些许郁气。所以此刻见娘亲哭得不能自已,也没想阻止,只是准备好足够的棉巾让娘亲取用,想哭多久都没关系。 不管白家娘子说过多少次想回小遍村,不愿意来京城等等的话,可,当她心底挂记了二十八年的那个人,一旦能探听到些许消息,又怎么能不在意?又怎么能克制住自己的满腔思念? 其实,白家娘子在去年春天突然病倒,并且生命垂危时,触发她发病的主因就是赵思隐这个人。“赵思隐”这三个字瞬间击倒了原本看起来身体还算健康的白家娘子,她就那样,听到这名字之后便昏厥过去,几乎像是再不会醒过来。 接下来昏昏迷迷了三五天,昏迷中说了些颠三倒四的话,难得醒过来时,就抓着白云交代后事,连她深藏多年的秘密也断断续续地说了几句。而白云天生的好脑筋以及优秀的记忆力,就把娘亲昏迷时以及清醒时说过的话加以排列整合推敲求证…然后,真相也就出来了。 ——总是以“白家娘子”自称的娘亲,其实本名叫李顺儿。 ——父母双亡的李顺儿四岁被舅母卖给人牙子,而后被昭勇侯府的管事采买进府。 ——李顺儿十岁时被拨到小少爷赵守正房里当三等丫鬟,因为声音清脆甜美,于是被小少爷指去书房伺候,被要求读书识字,随时给小少爷念书或朗诵文章。 ——十五岁时,在书房被小少爷酒后乱性,珠胎暗结。 ——十六岁生下小少爷的庶四子,取名赵思隐。 ——十七岁时,世子与二少爷在领兵前去清剿南方匪患时感染时疫,病卒于 路上。于是身为嫡幼子、向来只会吟风弄月的小少爷毫无准备地成了昭勇侯府世子。同年,小少爷唯一的嫡子夭折了,少夫人于是抱养李顺儿的儿子,并且让李顺儿“产后亏损过鉅,久治不愈身亡”,其实是让心腹嬷嬷去发卖得远远的。虽然没被卖到肮脏污秽的地方,却也没好过多少,她给卖到北地采石场做苦役,过了七年生不如死的日子,直到身染重病,才被石场避事给丢到人市去发卖,再被白云的爹给买了回家,拿出所有家产给李顺儿治病,调养了两三年,才将她养回人样。然后,白云就出生了。 所以,穷山村出身的白云有个同母异父的富贵兄长。 所以,身为嫡女的白云,有个庶子哥哥。 然后,为了娘亲,她得救一救她这个兄长。 这才是她非得考举人、非得进京赶考的最重要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