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上茱丽叶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4页)

逮捕!”

    “抗议,裁判不公。”他含笑且悠哉地开口道。“你怎么可以法官兼人犯呢?”

    丽夜嘟著嘴。“可是悍马未免太难听了吧?”

    “好吧,那我修正一下,是一匹美丽、聪明、大方又有智慧的悍马。”

    “这分明是换汤不换藥嘛!”

    她吼地扑上去,他笑着抱住她,两人既是扭打又像是纠缠在一起,最后还是被他的“怀柔之计”给得逞,两人交换亲密的吻…

    “喔!男生爱女生,羞羞脸!”不管什么年代,在孩子的眼中,这对大人正在做的,永远都是羞羞脸的事。

    丽夜红著脸推开他,驱赶著那些人小表大的孩子们。“去去!去一边,要不然警察叔叔会逮捕你们!”

    哗地一哄而散后,罗骥在她身后笑着说:“我不会逮捕他们,但很想打他们屁股,那些坏人好事的小表头。说也奇怪,为什么小时候会那么在乎被人取笑的事?男生爱女生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这只有用时光机回到过去问小时候的自己才知道喽,”一耸肩,丽夜不经意地看着自己手上的表。“啊,糟糕,已经五点了!我爸一定快捉狂了,不得了,得赶紧回家去。”

    “嗯,今天会不会被打断肋骨啊?”

    “你要上我家?”

    罗骥理所当然地点头。“不去打声招呼怎么可以?我又不打算当诱拐犯,还是得和伯父请求,拜托他让女儿和我交往。”

    “不用了啦!我不想看到血溅三步的场景。”丽夜嫌麻烦地摇头。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

    这时候,丽夜才想到,这家伙八成就是因为死脑筋,才会热中于执行公权力的警察工作上头。唉!

    …。。

    战战兢兢地回到家门口,还没有进去呢,就看到朱父拿著根球棒挡在门边,活像庙里的门神。

    “非常不妙!你真的非这么做不可吗?”躲在巷子口,丽夜仰头望着罗骥。

    抱著男子汉大丈夫,有所当为必为之的心态,再加上他从不逃避该面对的现实,罗骥说什么也不可能在这儿打退堂鼓。

    “走吧!”

    牵著丽夜的手,他大大方方地往朱家大门迈进。

    “阿…夜!你这丫头!”

    一见到她的人影,朱父的洪钟之音已经响遍整条巷子。接著又让他看到罗骥的身影,这下子更不得了了。二话不说,拿起球棒挥舞著,连番大骂。“你这臭小子!还敢出现在我面前?你好大的胆子,我今天非得打断你两条狗腿不可!”

    眼看一场冲突是避免不了,丽夜下定决心,今天非得和老父摊牌,把话说明白不可。自己不是真的“茱丽叶”也不想扮演什么悲剧性的主人翁,那种东西留给莎士比亚迷去演会更称职。

    “朱伯父!”

    罗骥一个箭步上前,以空手夺白刃的招式,两手夹住了平空而降的球棒。“恕晚辈无礼了!”

    朱父眼睁睁看着这臭小子使出蛮力,三两下就将球棒抢走,扔到一边去,于是他想再重展自己的压箱绝技…出拳必中左直钩来对付他。拳头在空中发出咻咻的凌厉风声,就在他以为自己打中的同时,原本在面前的人影忽地失去踪影。

    咦?人呢?

    及时蹲下闪过这拳的罗骥,已经绕到朱父身后。“我今天是有备而来的,朱伯父。您不听我把话说完,我绝不会回去。您就算要打我,也请等到我们谈完以后。”

    “我和你这兔崽子没什么话好谈!”

    狼狈地转过身去,朱父再次出招,又照样被他闪过,这次朱父心中也有底了,上回自己能打到这臭小子,纯粹是他故意让给他的。以这小子灵活的身手来看,不是轻易就会被打倒的对象。

    两人在门口你一拳、我一闪地持续闹了五分钟左右,局面在某位重要人物的介入下有了转机…

    “唉呀!你这死老头在干什么?给我住手,孩子的爸!”

    朱mama化为夜叉,狠狠地拧住了朱父的耳朵说:“你看看你,快让我们成为街坊邻居的笑柄了,还闹!全都给我进屋子里头再说!”

    谢天谢地,一旁手足无措的丽夜,拍著胸口心想:幸亏我搬对了救兵,想要对付“美猴王”不搬出“如来神掌”岂能治得了他?

    “咚”、“咚”两声,朱mama把两杯冰茶放在这一老一少的男人面前,先是客气地招呼罗骥喝茶,再朝自己的丈夫说:“孩子的爸!你都几岁了?还跟这些孩子们胡闹?人家客客气气地上门,你就把人家的话听完嘛!要发火、要生气,全都可以等会儿再说啊!”“这小子把阿夜一拐出去就是五、六个钟头没回来,我怎么能不生气?”朱父咆哮。

    朱mama哈哈两声。“又不是深更半夜,外头天都还亮著呢!两个孩子已经很知道分寸了。”凑过去,她暗暗地掐住老公的手背,一拧,耳语地说:“你给我差不多一点,我很中意罗骥这孩子,你敢破坏女儿的终身幸福试试看…”

    “痛、痛、痛!你快放手!”朱父求饶地收回自己红肿的手背,不情愿地说:“哼!我只答应听这小子说,但我不承诺等会儿我将采取什么行动!”

    “这样就够了,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朱伯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