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4/10页)
二次来,也只是看了前院的天井和楼下几个房间。她怎会知道楼上的房间,甚至还知道后院那棵白果树? “后院真有白果树吗?”风荷紧张地问。 “是的,”亦寒回答。 风荷咬住那变得毫无血色的下唇,颤颤地又问: “在楼上的大房间里,真能摸到白果树的枝干?” “是的,”亦寒还是这两个字的回答。 “难道上一次来这里时,我在梦游中上过二楼?”风荷的声音如梦呓。 亦寒迟疑了一下,然后下决心似地说: “只是这一棵枝干能伸进二楼窗户的白果树,十年前就被雷劈断,现在只剩下树桩了。” 风荷的脸色渐渐地由白变青… 叶太太刚走上二楼的雅座,就看到亦寒已从一张小圆桌旁欠起身,在向她招呼。下午时分,正是西菜社生意清淡的时候,楼上雅座更是寥无几人。 叶太太在亦寒对面坐下。戴领结、穿西装的侍者马上就礼貌地端上了guntang的咖啡和几碟点心。 “叶太太,我…” 不等亦寒说下去,叶太太已竖起一根手指,笑着说: “该改口叫我伯母了吧?” 亦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叫了声:“伯母。” 沉吟了一会,他才接着说:“今天麻烦你跑一趟,是因为,我有些话想问问伯母。” 叶太太点点头。她当然知道,亦寒明天就要动身去广州,今天下午还匆匆约她出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她认真地凝视着亦寒,准备听他说下去。 看到叶太太那坦诚、鼓励的眼光,如果说亦寒原先还有一丝顾虑的话,现在也已打消了。他决定开诚布公地转入谈话的主题。 “伯母,我想知道,凤荷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 “风荷也问过这个问题,但我们确实不知道,”叶太太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十五年前,我们曾寻找过她的父母。但毫无线索。虽然我们爱风荷如同亲生女儿,简直不敢想象她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但是,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她能与自己的生身父母团聚。” 亦寒明了伯奇夫妇的为人,他毫不怀疑叶太太讲的是真话。 “那么说,风荷是你们从育婴堂里抱回的弃婴?” 叶太太摇了摇头。 “那她究竟是怎样进入你们家庭的呢?”亦寒不解地问。 叶太太没有马上回答。她缓缓地用小勺搅动着杯里的咖啡,突然提了个不着边际的问题: “亦寒,你读过周邦彦的一首以‘燎沉香’三个字开头的词吗?” “燎沉香,消溽暑…”这不是周邦彦有名的《苏幕遮》词吗?亦寒虽非攻文之士,但出于兴趣,倒也读过不少家中所藏的旧书,这首词便在他所读的范围之内。 他答道:“这首词我读过。而且我猜风荷的名字就是取自词中的一句,对吗?” “你能背诵这首词吗?”叶太太又问。 这首与风荷名字有关的词,亦寒最近还念过,当然记得很熟。于是,他呷了口咖啡,放下杯子,曼声吟诵道: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 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风荷举。 笔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 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随着亦寒的吟诵声,叶太太两眼闪现出泪花,她的思绪飘向了十五年前… 那是一个炎热而潮湿的夏季。昨夜一场大雷阵雨后,清晨总算放晴,空气显得近日来少有的凉爽、清新,楼前花园里一片鸟语花香。 令超刚上中学,每天照例由伯奇的车把他带到学校,然后怕奇再去银行。这几天令超正在期末大考,早上他匆匆扒了几口早饭,就催促父亲赶坑诏身。 见父亲终于作好了出门的准备,提起公文包,令超手里挥动着书包,一路跑着去开大门。 忽然,门外响起了他惊讶的叫声: “爸爸,妈,快来!快来看…” 叶太太跟在伯奇身后,走到大门外。一眼就看到,紧贴着石阶,一个小女孩蜷缩着身子、正熟睡着。 她那小小的衣裙上沾满了泥巴,脚上的鞋子只剩下一只,湿透了,而且很脏。头发也是湿漉漉的,贴在额上,脸上手上也有许多泥点。 她小嘴微微张着,睡得很香。令超的大声喊叫也没能惊 醒她。 那时在叶家帮佣的沈妈也出来了。她俯身轻摇着那个女孩,连声叫道:“孩子,快醒醒,睡在这里要生毛病的,快醒 醒。” 小女孩动了动,终于醒了。哦,那是一双多么清澄、动人的大眼睛!她天真地、毫无戒备地看看围在她身边的人们,仿佛她的突然出现,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叶太太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她用手背撸开披在额上的乱发,摇摇头不回答。然后,看着叶太太,轻声地说: “我饿了。我想吃饭。” 沈妈把她抱了起来,说:“好孩子,你告诉我们,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去。” 孩子忽然“哇”地一声哭起来,揉着眼睛,抽抽嗒嗒地说: “我要回家,我要找寄姆妈…寄姆妈…” 叶太太和沈妈忙哄她别哭,又一再想问出她住在哪儿,但看来这个顶多才四、五岁的孩子,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连自己的名字*什么都说不清。只是一个劲地叫着“要寄姆妈” 上海人称干爹、干妈为寄爹、寄姆妈,难道说这孩子是过继给人家,而且就住在寄姆妈家?为什么不听她要爸爸mama呢? 已经有围上来看热闹的人了。叶太太当机立断,叫伯奇先带着令超去上学,然后让沈妈把孩子抱进去,先给她洗个澡,吃饱了饭,然后再设法送她回去。 两天过去了。伯奇夫妇反复问这小女孩,想帮她找到父母,送她回家。可是从孩子零零碎碎的答话里,只听出了,他家门外有一条河,里面游着小鸭鸭,还有小船。家里还有一条老牛、一条小牛,好不容易才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