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艳史_第131章心中将信将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心中将信将疑 (第2/2页)

    独有那四皇子奕詝勒住了马,跟定了父皇不动,便是他手下的兵士们,也各按兵不动。道光帝看了,也十分诧异,便问:“我儿为什么不打猎去?”

    那奕詝在马上躬身回答道:“臣子心想,如今时当春令,鸟兽正好孕育,臣子不忍多伤生命,以违天和。且也不忍以弓马之长与诸弟竞争呢。”奕詝冠冕堂皇地说了这几句话,倒不觉把个道光帝听怔了。

    半晌,叹道:“吾儿真有人君之度!”说着,便传令收场,那班王爷正杀得起劲,忽然听说传旨收场,大家都觉得奇怪,但是皇命不敢不遵,一场扫兴,个个掩旗息鼓回来,这一晚,皇帝回到寝殿里,想起日间四皇子的一番说话,觉得仁慈宽大,便打定主意传位给奕詝,把他的名字暗暗地写下了。

    道光帝虽罢了这围猎的事体,但他因住在行宫里十分自由,一时里不想回京,他这时只把一个静妃博尔济锦氏带在身旁,那静妃生着娇小身材,俊俏面庞,又是一副伶牙俐齿,终日有说有笑。

    她陪伴着皇帝,却也不觉得寂寞,这一天,皇帝要一个人出去打猎,静妃说也要去,那五皇子奕誴说也要去,那奕誴是静妃亲生的儿子,自幼长得十分顽皮,只因他弓马娴熟,每逢皇上出去围猎,总是带着他去的。今天他父子夫妻三人,带了一大队神机兵去打围猎,却十分快乐。

    那静妃穿着一身猎装,愈显得婀娜之中带着刚健。皇帝带着他母子二人在林中乱闯,东奔西跑。

    皇帝的马快,早和那班兵士离得远了,看看身后只留下几个贴身太监和御前侍卫,忽然,一头小獐儿在皇帝马前跑过,皇帝抽箭射去,那獐儿带着箭逃出林子去了。皇帝吩咐众人站住。

    他自己匹马赶出林子去。四面一看,不见那獐儿,却远远地看见一株大树下一个男子在那里上吊,看他拿带子在树枝儿套着一个圈子,把颈子凑上去吊住,两脚腾空,临风摆动着。

    道光帝起了一片怜惜之心,便在箭壶里抽出一支箭来,飕的一声射去,不偏不倚地把带子射断了。

    男子落下地来,十分诧异,急向四面看时,道光帝隐身在树林里,他见没人,便拾起来又要上吊。道光帝拍马赶去,把他带子夺下来,这时道光帝穿的是猎装,那男子说道:“俺活着挨浆受饿,不寻死却怎么?”说着大哭起来。

    道光帝喝住他,制止他不要哭,继续问他:“你怎么到这地方来的?”那男子抹泪说道:“俺原是四川人,得了一个小小的功名,进京来考铨选,考了第二名。

    心想不久便有差使了,便把家眷接到京里来住着守着。谁知一守三年,那考第三名直至第十名的都得了差使出去了,独我永得不到差使。住在京里吃尽当光,老婆替人家缝衣裳,女儿替人家乡花,赚得几个工钱过日子。

    看看实在撑下不去了,便想到部里去问一个信,却被那班差役们拦住了,不得进去。是我气愤极了,打听得皇上在热河出巡,便瞒着家里人悄悄地来这地方寻死。

    我也不想别的,只望万岁爷知道了,可怜我这客地孤魂,便大发慈悲,打发几个盘缠,使我妻女搬着我的棺材回四川去。这个恩德,便是我做了鬼也不忘记的。”说着,又撑不住大哭起来。

    道光帝生长在帝王家,却想不到世间有如此苦恼的人,便怔怔地看着他哭,那人哭过了,又从身边掏出一本奏折来交给道光帝。道光帝也不看,便从身边掏出一个白玉鼻烟壶来,交给这男子,叮嘱他道:“你拿这个到吏部大堂去,不怕没有差使给你。你快离了这地方,这里是皇家禁地,吃御林军捉住了要砍脑袋的呢。”

    道光帝说着,拍马转身去了,那男子拿了一个鼻烟壶,心中将信将疑,又看看这烟壶玉色光润,知道是珍贵东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