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守候到笫三天 (第1/2页)
第47章 守候到笫三天 孔、耿两人心十分感激,要亲自进京去朝见太宗,当面谢恩,当下便写了一道谢恩表文,道:皇上万福万安,德所部先来,官兵现已安插,均蒙给粮,恩同于天! 德等欲赴都门谢恩,听候皇上的钧旨,赴阙叩首,不胜战栗之至!太宗听说孔、耿二将将要进京来,便亲自带了许多贝勒、大臣迎接上去。走到浑河石岸,遇见了太宗,他住在一座黄缎的篷帐里。 孔有德和耿仲明走进帐去,爬在地下磕头,嘴里说:“谢皇帝天恩!”太宗忙上去亲自扶他起来。 又伸着两手在他腰上一抱。两边站着的大臣脸上都不觉露出诧异的神色来,原来这抱见的礼是满洲人十分看重的,如今太宗和孔、耿两人行抱见礼,那班大臣心中十分诧异。 行过了礼,太宗又在帐中赐宴,并封孔有德做都元帅,耿仲明做总兵官。第二天太宗回京,耿、孔两人也跟着进京去。 连日许贝勒、大臣轮流替他二人接风。孔有德每天朝罢回来,住在客馆里,和耿仲明谈论太宗的恩德,没有报答的法子,后来孔有德想出一个尊号的法子来。 立刻邀集了许多满洲蒙古的贝勒、大臣,在客馆里商议皇帝的尊号,那班贝勒、大臣一齐说愿意,便请范文程拟表文,又把表文写成满、蒙、汉三国的文字。 趁明天大朝的时候,吏部和硕墨勒根青、贝勒多尔衮捧着满洲表文,科尔沁国土谢图济农捧着蒙古表文,孔有德捧着汉字表文,一齐跪在殿下,由侍卫官把表文送上龙案去。 太宗看时,上面写道: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诸贝勒,恭惟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当天下昏乱之时,修德体,大逆者威之以兵,顺者抚之以德。宽温之誉,施及万方。 征服朝鲜,统一蒙古,更获玉玺,内外化成。上合天意,下协舆情。以是臣等仰体天心,敬上尊号,一切仪物,俱已完备。伏愿府赐谕允,勿虚众望。太宗看了说道:“现在时局未定,正在用兵的时候,也无暇及此。” 诸贝勒、大臣一齐劝驾,说道:“从来说的‘名正言顺’,皇上功盖寰宇,如今要用兵明国,须上尊号,才能和明朝皇帝下个敌体的战书。” 太宗听他们说话有理,便也答应了,拣了个吉日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的称号,改国号为大清,改元称崇德元年。第二天,太宗带领诸贝勒去祭太庙,尊始祖称泽王,高祖称庆王,曾祖称昌王,祖称福王。 奠太祖努尔哈齐称武皇帝,庙称太庙,陵称福陵。封孔有德做恭顺王,耿仲明做怀顺王,此外贝勒、大臣都加封进爵。 一面拜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统帅,进兵到大凌河,猛战三天三夜,打破了大凌河,捉住明将祖大寿,又放他回国去,替清朝做着侦探。多尔衮又进兵围住锦州,消息报到明朝,熹宗便拜洪承畴做经略使。 就带王朴、曹燮蛟、马科、吴三桂、李辅明、唐通、白广恩、王廷臣八个总兵官,参将游击守备二百多名,马步兵十三万人去救锦州,把营头扎在松山城北乳峰山的山岗上。 多尔衮打听得明朝兵势浩大,怕自己抵敌不住,便打发旗牌官回盛京求救兵去。太宗得了消息,便立刻调动大队人马,亲自统带着,到锦州来。 京城里的事体,自有郑亲王济尔哈朗照管。不多几天,太宗兵马到了辽河西岸,多尔衮前来接驾,便说起洪承畴兵来攻我右翼和土谢图亲王营盘,被我们兵士打退。太宗听了,也不说话,骑着马带着许多亲王、大臣,到松山脚下去看敌兵的形势。 回到自己营里,便吩咐把大兵散开,包围住松山到杏山这一段路,又从乌忻河扎营,直扎到海边,拦断了一条大路。 那明朝兵将见自己被清兵包围住了,心里个个惊慌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