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不敢说一句话 (第2/2页)
两行热泪从粉腮上滚下来。皇帝见了,越发怜爱她,忙把她搂在怀里,低低问时。 那董妃呜咽着说到:“臣妾贱同小草,一时得依日光,享荣华,受富贵。转眼秋风纨扇,抛入冷宫,到那时不知要受尽多少凄凉呢!” 皇帝听了,便道:“爱卿尽可放心,朕得爱卿如鱼得水,不但此生愿白头偕老,又愿世世生生结为夫妇。真是唐明皇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卿如不信,朕当对天立誓。” 说着,伸手按住董鄂妃的肩头,双双跪倒在牌坊下。皇帝道:“皇天在上,我爱新觉罗福临与妃子董鄂氏,愿今世白头偕老,世世结为夫妇,永不厌弃。倘然中途有变,我愿抛弃天下,保全俺俩的交情。” 董鄂妃听了,忙嗑头谢恩。皇帝扶她起来,董鄂妃趁此奏明:“被洪学士强掳进京,家中还有胞兄名巢民,不知生死如何,天天记念。求皇上开恩,把巢民宣召进宫,使我兄妹得见一面,死也瞑目。” 皇帝当时答应,第二天便下旨给江南总督,宣冒巢民进京,那冒巢民得了圣旨,立刻启程,那洪承畴献董小宛进宫,原想她生性贞烈,一定要死在宫里的,也是借刀杀人的意思。不料她一进宫去,十分得宠。皇帝依恋着妃子,连日罢朝,他明知董小宛一得宠幸,定要报仇,便想了一条先发制人的计策。 他觑便把皇帝私幸汉女、荒废朝政的话对太后说了。太后听了大怒,便立刻要去见皇帝,洪承畴拦住说:“这事体须得慢慢地解劝。太后不如先下了一道懿旨,禁止汉女进宫,他日搜查宫廷,便有所借口。” 太后听了,便依他的话,立刻下了一道懿旨:禁止满汉通婚。又不许选汉女当宫女,在神武门内挂着一块牌子,上写:“有以缠足女人入宫者,斩!”一行字。皇帝看了,心中暗暗为董鄂妃担扰。 过了几天,冒巢民到了宫里,董鄂妃在坤宁宫召见,两下里自有一番悲喜的形状,只因宫女站在跟前,只好兄妹称呼。皇帝也把巢民召去,问了几句话在宫中赐宴。 宴罢,又进宫去和小宛说话,说起从前的恩情,和今后的分离,四行眼泪,和潮水一般似地淌下来。 宫中不能久坐,只得硬着头皮告辞出来,临走的时候,皇帝赏他黄金五百两,又下旨给江南总督,替他在家乡盖造花园,随时保护。 小宛自从巢民去了以后,勾起了万斛愁肠,不觉害起病来,终日睡在榻上,自有御医调治,皇帝也不时来看望,用好言安慰。小宛正病得昏沉的时候,忽然听得宫女报说:“太后来了!” 慌得小宛出了一身冷汗,忙挣扎起来梳洗,忽见进来四个宫女,不由分说,把小宛横拖竖拽地拉了出去,只见太后气愤愤地坐在房子中间,宫女把小宛推上去,按着她跪在地下,要知小宛性命如何,再听下回分解。 ***却说小宛正昏昏沉沉的时候,被宫女拉出去跪在太后脚下。只听得太后喝一声:“贱人,抬起头来!”便有宫女上来,挽住小宛的云髻,往脑脖子后面一拉,小宛的脸便抬了起来,太后冷笑一声,说到:“长得好狐媚子的脸!替我掌嘴!” 宫女们便扬起手掌,向两边粉脸上打去,一连打了三四十下,打得小苑脸上红肿,眼前金星乱进。 她心里又气又急,眼前一阵昏黑,不觉晕绝过去。宫女们把一碗冷水在小苑脸上一泼,小宛惊醒过来。太后便吩咐宫女:“问这贱丫头什么地方来的!” 小宛一面哽咽着,把自己的来历,仔仔细细地说了,却仍是瞒着说自己是冒家的女儿,正说明,皇帝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 皇帝一向是怕太后的,见了这样子,只得低着脖子,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不敢说一句话,只听得太后问完了话,便吩咐宫女:“打死了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