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艳史_第127章擎着佩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擎着佩刀 (第1/2页)

    第127章 擎着佩刀

    道光帝看他两人争得下不了台,便唤太监把王鼎挟出宫去,说道:“王学士醉了!”那王鼎爬在地上连连叩头,还要谏诤。

    道光帝把袖一拂,走进宫去了。王鼎回到家里,越想越气,连夜写起一道奏章来,说穆彰阿如何欺君,林则徐如何委屈。洋洋洒洒,足足写了五万多字。一面把奏折拜发了,一面悄悄回房去自己吊死。

    第二天,王鼎的儿子发觉了,又是伤心,又是惊慌。照例,大臣自尽,要奏请皇上验看以后收殓。

    那穆彰阿耳目甚长,得了这个消息,立刻派了一个门客,赶到王家去,要看王学士的遗折,那王公子是老实人,便拿出遗逝出来给那门客看。折子上都是参穆相国的话,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却说穆彰阿的门客,见王鼎遗折上都是参奏穆相国的话,便把那遗折捺住,哄住王公子道:“尊大人此番逝世,俺东翁十分悲伤,打算入奏。

    在皇上跟前替尊大人多多地求几两抚恤银子。如今这遗折倘然一递上去,一来坏了同仁的义气,二来那笔抚恤银两便分文无着了。”

    看官须知道,道光皇帝崇尚节俭,做大官的都是很穷,做清官的越发穷。如今王公子听说有恤银,便把那遗折销毁了,另外改做了一本折子,说是害急病死的。

    穆相国居然去替王鼎请了五千两的恤金,穆相国暗地里又送了王公子一万两银子。王鼎一条性命便白白地送去,这时到了皇太后万寿的日了,早几天便有礼部尚书奏请筹备大典。

    道光帝只怕多花银钱,便下旨说:“天子以天下养,只须国泰民安,便足以尽颐养之道。皇太后节俭重教,若于万寿大典过事铺张,反非所以顺慈圣之意。万寿之期,只须大小臣工入宫行礼,便足以表示孝敬之心。

    毋得过事奢靡,有违祖宗黜奢崇俭之遗训。钦此。”这道圣旨下去,那班官员都明白皇上省钱的意思,便由穆相国领头,和皇上说明,不需花内帑一文,所有万寿节一切铺张,都由臣民孝敬。皇帝听了这个话,自然合意。

    便由皇上下谕,立一个皇太后万寿大典筹备处,委穆彰阿做筹办大臣,那穆相国背地里反借着这承办万寿的名儿,到各省大小衙门里去勒索孝敬。小官员拼拼凑凑,从一百两报效起。

    直到总督部臣,报效到三十万五十万为止,这一场万寿,穆相国足足到手了一千万两银子的好处。

    万寿节到了,大小臣工带了眷属进慈宁宫拜皇太后万寿去。皇太后自己拿出银子来办面席,女眷在宫里赏吃面,官员们在保和殿赏吃面。吃过面,穆相国把家里一班女戏子献上去,在慈宁宫里演戏,演的都是《瑶池宴》、《东海宴》等吉利的戏文。

    道光帝看那班女戏子个个都是妩媚轻盈,清歌妙舞,那服饰又十分鲜明,笙箫又十分悦耳,不禁有些心痒了。

    他在幼年时候原也玩过韵舞,到这时,皇帝自己也上台去扮了一个老莱子,歌唱起来,只因是皇上扮着老莱子,台上便无人敢扮老莱子的父母。

    皇帝唱了一阵,皇太后看了,十分欢喜,吩咐“赏!”便有许多宫女捧着花果,丢向台上去,齐声说:“皇太后赏老莱子花果。”

    那皇帝在台上也便跪下来谢赏。皇帝下台来,那班亲王贝勒也都高兴起来,他们终年在家里没有事做,这唱戏的玩意原是他们的拿手,便个个拣自己得意的戏目登台演唱去。

    有的扮演关云长挂印封金的故事,有的演尧舜让位的故事,一出演完,又是一出。台上的做得出神,台下的也看得出神,在这个时候,道光帝却跑到温柔乡里去了。

    原来皇上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