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听蜜蜜说英要做手术,这一学期我在爱门顿羽球集训,来迟了对不起。” 那俊朗的华裔青年长得像东洋人漫画中素描的正面角色,浓眉大眼,笑容可掬。 他手中拿着一束小小紫蓝色毋忘我,一本英文书,打算送给小英。 林茜马上对他有好感“英在手术室,医生会间歇同家属汇报。” “我竟不知她病重。” 林茜答:“来得十分突然,大家都吃一惊;你是小英好友?” 朱乐家忽然有点忸怩“英不知我存在。” “怎么会。” “我不过是云云众生中一名。” 说着面孔忽然红起来。 林茜微笑。 她想起少女的她追求者多得叫她父亲拔掉电话插头,又对上门按铃的男同学恶言相向。 林茜十多岁时喜欢穿窄衫、短裙,像个模特儿,活脱是典型蠢金发女,一点宗旨也无,一天活到另一天,快乐似神仙。 她吁出一口气,摆出一副家长模样:“工程科范围广阔。” “我专修桥梁建筑。” “多么有趣。” 少年打铁趁热“可是都不及新闻行业多采多姿,我自幼追看‘林茜说…’时事节目,只见你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无处不去,社会五花八门奇异现象,你深出浅入,一一道来,叫观众心旷神怡,大开眼界。” 好话谁不爱听。 林茜本来绷紧神经被朱乐家逗得轻松起来。 这时看护出来“安德信太太,手术进展良好,病人情况稳定,约三十分钟后可以出来。” 朱乐家“呀”一声,跌坐在椅子上。 可见小英在他心目中地位不轻。 他更加活泼了“刚好趁英苏醒把书送上。” “是什么书?” 他给林茜看,是福克纳的“声与怒”林茜噫的一声,他接着打开扉页,林茜更加诧异,原来右上角有福克纳亲笔签名。 朱乐家说:“我自网上拍卖得来。” 这少年也许家境与功课均稀疏平常,但这样懂得生活情趣,已经难脑粕贵。 做人最终目的不过是健康快乐。 林茜已认定他是女儿的男友。 “我代英多谢你。” “英有广泛阅读兴趣。” 英最需要的不是名成利就,而是健全温暖的家庭,假使不能够,才求举世闻名吧。 活了那么久,生活经验丰富,林茜发觉快乐与升官发财毫不挂钩,年薪千万,红遍北美,不过是刹那兴奋,明朝醒来,又得更艰苦维持身价不跌,时时刻刻动脑筋求更进一步,苦煞人。 十分耕耘,半分收获,一刻不能松懈,敌人虎视眈眈,到了这个位置,如此高度,每个行家都是敌人,那里还有朋友。 可是已经走上这条路,又不愿前功尽弃落来做个普通主妇。 林茜连(火合)蛋都做不好,不是太生,就是煮得蛋黄发绿,剥壳时又弄得支离破碎,只得重新回到新闻室去。 这时听得小朱问:“安德信太太最近读些什么书?” 林茜笑:“年轻时动辄史略脱史坦倍克、加谬沙特、马尔盖斯聂路达,此刻床头放着《一百张椅子》、《一百双鞋子》这种图画书。” “有无读小说?” “我喜读爱情,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写这个:做得越好,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评论越是轻蔑,做得理智,又不算爱情了,你说可是。” 朱乐家不住点头。 这时医生出来了“林茜,一切顺利。” 看护跟着推出小英。 躺在病床上的她瘦弱得似一只破布娃娃,可怜。 “小英,醒醒。” “女儿,握一下我的手。” 英无力,只是牵一牵嘴角。 李医生看着年轻人“你是英的男友?” 朱乐家唯唯喏喏。 “戴上口罩穿好袍子,进去说一两句话,不要久留。” 朱乐家马上遵命。 李医生微笑“给你三分钟。” 林茜点点头。 李医生坐下来,脱下罩袍“下午还有一个同样手术:四十五岁男子,有两个十岁及八岁儿子,捐骨髓给他的是一个陌生十八岁少女。” 林茜说:“我们一家都已经登记。” 李医生忽然说:“林茜,我也是领养儿。” “看见小英,像是对牢镜子一般。” 林茜连忙说:“你已健康成长,事业有成。” “养父母是一对教授,不知怎地,一直瞒着我,临终才委托律师告知真情。” “你一点没有思疑?” “真的没有,至亲至爱,他们视我为掌上明珠,悉心栽培,我三岁起便跟名师学小提琴。” 林茜忍不住问:“可是为什么自私地不告知身世?” “他们是好意。” “何故?” “我自己去调查过,得悉我是luanlun之子。” 林茜算得见识多广,可是也不禁耸然动容。 “试想想:若一早知道答案,如何应付。” 林茜感慨说:“你真是明白人。” “迟些才向小英透露这次捐赠者身份。” “我明白,我现在进去看她。” 林茜推门进去,只见女儿已睁开眼睛,听着小朱说话,一眼看到林茜,张口喊mama。 林茜一向自比铁汉,可是此刻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一切都好,英,大家都放心了。”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